成长从说“我要”,“我不要”开始
不能说出“我要”和“我不要”是因为低自尊。我没有提出需求的资格也没有拒绝的勇气。
我有一个假设,我的需求、请求是会被拒绝的。如果我的需求与对方的需求发生冲突,那我就更不敢说了,因为那样会破坏关系,他会离我而去,我是没有办法挽回关系的。
别人给我什么,不管是我喜欢的还是讨厌的,我只能双手接受。我会心生怨恨、焦虑烦躁然后迎合讨好,因为我拒绝会破坏关系,他会离我而去,我是没有办法挽回关系的。
关系一旦破坏,我就没有办法自处,生存的恐惧袭来。很奇怪,明明知道这种恐惧是假的,却还是一遍一遍的掉进去,看着自己因恐惧而焦虑不安却无法自拔。
事实上,我活的好好的,拥有了很多生存的物质资源,爱我的家人,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有我的梦想和追求。
如果我过的不好,我死了,要怪那些“控制”我的人吗?
到底是什么束缚了我?
如果我是弱者,我就不必为结果负责,我就不必站在大浪里,会有人来保护我,替我抵挡风暴,我不用负重前行,面对艰难险阻,只要表现出一份可怜巴巴的样子,就可以活下来。即使我死了,那也不是我无能,是你们不救我!
看看,这赤裸裸的真相!
我在找寻总是觉得生存不下去的原因。我要有很多钱,越多越好越安全,身边要有爱我的人,为我付出的人,有一个或者多个接纳我,给我很多关注的团体,还要生存的技能,一技之长,这一技要很长,足以抵挡任何意外。
我是何其贪婪!
如果剧本已经写好了,命数有定,那我挣扎有何用?
如果剧本可以改写,命运掌握在我手里,那我就去行动,就去做事,路在我脚下。
如果我的人生没过好,那是我的事,我的责任。
那天李玲和我说一起拼房,我差点习惯性的回答“好呀”。那份不愿意的感受分分钟被隔离掉。我的需求在哪里?我要的是独立的空间,自由自在,不被任何人打扰。同时我也知道,对于李玲来说,主动提出邀请也是需要很大勇气的。我们各自在模式中突破。感谢她对我的信任和喜欢并对我拒绝的理解。关系没有被破坏,反而多了一份彼此的链接和懂得。
我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我是好的,是可以的,来爱我吧,因为我不再用自己来绑架你的爱。
直面风浪,我才能扬帆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