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迷失

2022-09-02  本文已影响0人  林修修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坚信父母对于孩子的爱,这份爱是可以帮助孩子战胜一切艰难困苦,但是这份爱有时也是盲目、不理性的,让孩子难以接受;在中国式的家庭教育中,就有这么一些“爱”让我们迷失其中。

角色分担明确

就在像京戏里面一样,中国的父母就像是提前约定好了一般,一个选择唱红脸,一个选择唱白脸。在女孩的家庭中,母亲多会选择唱红脸的角色,父亲多会选择唱白脸的角色,在男孩的家庭中往往相反。高中时候同桌的小姑娘总爱和我抱怨她在家和母亲关系并不好,而我总在说与父亲的关系不睦,这样一来就很容易理解其背后的症结在哪里。

“平衡”作为中国哲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对于中国人的影响深远。中国父母试图寻求一个“中点”,让孩子在冲突中最大限度地成长,又尽量减小其在冲突中可能受到地伤害。这样一来,孩子好似在相对“平衡”的条件下得到了最有利的成长,实则不然,孩子习惯性寻求“白脸”一方的庇护,使得“红脸”一方却永久地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上,造成了亲子关系的不和谐。较小的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面对两个相反的观点,趋利避害的特性可能会使其走上错误的道路。

好话不能好好说

“眼睛长着不看事,天天走这里,知道这里有个坎,还摔跤”“不想吃饭就别吃,看你饿过头了吃不吃”明明应该是"98分,考得不错,争取下次考满分“的激励,出口却变成了”98分,你看样子还挺骄傲的,这么简单的地方还能丢分,真是不长记性“的刺激。有没有觉得这些话都似曾相识,好像从小听到大。

好话从来都不好好说出来,习惯性地转换成“挖苦”“贬低”的反话讲出来,认为夸赞的好话会让孩子变得骄躁,只有制造出所谓的”挫败感“会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斗志,勉励其成长。可面对这些来势汹汹的“反话”引发的挫败感,成年人都难逃情绪崩溃的折磨,更不用提给孩子带来的巨大杀伤力。这也就是说为什么中国父母越爱孩子,却越发有意识无意识地带给孩子更多的伤害。

隐瞒当成感动

在《奇葩说》的有期节目中,辩手黄执中说“我们中国人人的家庭关系最拧巴的一点就叫做当面拒绝沟通,背后默默奉献,然后把这种一方被瞒在鼓里的情况当做感动"。小时候,害怕影响孩子的成长,父母离婚瞒着孩子,每天装出一副恩爱的样子;长大后,害怕父母担心,孩子遇到困难时瞒着父母,电话那头忍着眼泪装出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

打着为了对方好的旗号,讲着“善意谎言”去隐瞒,沉醉于自我感动的剧本之中,以为知道真相的一方会感动得眼泪掉下来。恰恰相反,当一切真相被揭开的时候,被信任的人欺瞒的感觉涌上心头的那一刻,往往不会是感动反而会催生出恨意。不信任、缺乏安全感也随之而来,都愿意裹着一层”外套“保护自己,造成了亲子间不亲密不信任的结果。

付出当成绑架地筹码

《家有儿女》有一集中夏东海说:“为了给你们买这些礼物我们把钱都花光了,你妈看上一双降价的凉鞋都没法买”。小雪却说:"你们还不如去买那降价凉鞋呢,这个文具盒我根本不需要“。不知道这样的场景你是否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父母认为自己的牺牲就应该被孩子接受和感恩,孩子却不以为然,单纯的认为不必要的牺牲毫无意义。

我们从小赞颂父母无私奉献,为了孩子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不知道从何时起这种付出和牺牲成了一种筹码,用来掌控孩子的筹码。在这个渴望孩子成才时代,父母把目光全焦距在了孩子身上,努力为孩子的成长铺平道路,生怕孩子多走了弯路。愈发强烈掌控欲,但凡孩子稍有不愿,就“卖惨”大倒“苦水”从情感上绑架孩子,这一切做法就源自于父母拼了命的付出和牺牲,并且呈正相关,既牺牲和付出越多,其拥有的筹码越多,就越能“压住”孩子,让其乖乖听话,妥妥的一个恶行循环。

上述来自中国式家庭教育的迷失,不知道你的家庭有没有中招。一段和谐的家庭关系往往需要全体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写下此文无意责怪父母,也非帮孩子站台,只希望无论是为人父母还是为人子女的你,都能有所思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