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是种反馈,而不是输赢
大多数可能都跟我有过同样的经历:无论做什么,家长都会找出一个比较样本,然后谆谆教诲不可以满足现状,不能够骄傲,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道理是没错啦,可是这些期待的结果往往都是反向的,不管是不是因为大多数听到这些话的孩子都处于叛逆期,我以及广大网友关注重点都是讨厌那个听到就心烦的人——别人家的孩子,没人在关心他们究竟好在哪里。
今天和朋友吃饭聊天,说起了最近对工作上的成长感。我俩有很多共同点,从小被严格要求,没经历过太多鼓励,虽然对于大多数身边人来说,我们都是被讨厌的别人家的孩子,但我们身边不缺乏更优秀的人,优越感是几乎没有过的。加上我们初入职场是同一个严格又从不轻易肯定别人的领导,以至于,我们在工作中,总是觉得自己不够专业,能力不足,要学习的东西太多,越闲越焦虑,担心时间被浪费,自己被淘汰。
这几年我们陆续换了工作,经历了不同的人和事以后,开始慢慢发现,一个人的能力,不是简单关于工作专业本身的,态度,学习能力,靠谱程度,可能是跟专业能力同样重要的。大多数岗位都不是非谁不可的,只要肯学肯干,都能上手,但一个人是否能在这个岗位上持续提供价值,取决于那些简历上看不见的能力。也许一开始我们的确什么都不懂,但足够地开放和饥渴地从工作中学习,总有一个时机,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其实已经变得更好了。就拿像是会议准备和会议纪要这样的打杂工作来说,也有经验方法可总结,可提升,重点在于肯不肯用心去思考。这些事情做好了也许也算不得能拿出来当做经验的证明,但在于上级和同事的眼中,至少说明,你是一个靠得住、会干活、肯动脑的合作伙伴,在日常工作中,这个印象是要比你做过什么大事更重要的。
我们不约而同地都认清了:自己这几年成长在了哪里,如何获得了这些成长,以及未来哪里还可以继续努力。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被领导和同事肯定过,更重要的契机是,我们经历了「对比」。在不同的事件中,突然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差。虽然很有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比较对象更差,但至少他们提供了一个外界的水平线,让我们能更加客观地明白自己的能力程度在哪里,好在哪,差在哪,而不是习惯性地一味和自己比,永远觉得自己特别差。
因为抗拒被「别人家的孩子」比下去,高中毕业以后,我总是抗拒参加各种具有「竞赛」性质的事情,也抵触别人拿我做比较。好处是,不比较就没有超越的优越感和被超越的威胁感,不太会因为想「赢」而做偏离目标的事情。坏处就是,我把自己置于一个缺乏反馈的状态里,眼睛只盯着自己,盲区很多,不比较也就不知道别人的经历跟我有什么关系。像是蒙眼狂奔,总觉得自己跑的很努力,但是成绩好像也提高不了多少,想不到,其实如果跟着一个更优秀的人一起跑,学学他的经验,跟着他的频率,速度是会被带起来的。
比较,在现在这样倡导独立和做自己的时代背景下,常常被解释为消极的,不利于成长的,就像我们前面说的,家长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上,并不是一个帮助孩子的好方式。可是,引起消极作用的并不是比较本身,而是我们对比较结果的解读。比较只是一个对比分析,把分析可以作为提升的参考,是一种解读,把对比结果当作批评或者表扬的证明,也是一种解读。作为父母,如果把比较当作帮助孩子成长的线索,而不是强调情绪上的不满、失望,也许效果会不一样。有反馈,才有闭环,努力才有方向,有复利一样高效提升的可能。我们这些被「比怕了」的孩子,不能因噎废食,放弃了随手可及的获得反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