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游戏,它本质一直是游戏
你有没有发现,似乎最近身边的人都在玩答题游戏?有的答题赢红包,有的答题排段位。似乎不答上那么一遭,你就已经被潮流远远抛在身后。
因为亲友推送,我也试着点进去参与了几轮答题PK。刚开始还战战兢兢,生怕一不小心暴露我高学历假学识的面目。结果也不知是好彩还是撞大运,连胜5局!随着段位的升高,似乎答题的手指已经不受控制,再来一局,再来一局!
还好还好,上班的时间到了,即时打断了我的答题节奏,不至于在答题狂欢中愈陷愈深。
本来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因为我本身不是一个很喜欢玩手机游戏的人,既然退出了,也就不大可能又去打开它。而我也以为,这个游戏也就过把瘾而已,正常人都不会发展到沉迷的地步。
怎知,今日闲时跟同事聊天,一个女同事竟然说她最近就是在玩这个游戏,玩得不亦乐乎,玩得废寝忘食,某天晚上玩到凌晨两点才睡!而据我所知,这个女同事平时是不玩游戏的,还是一个专业技术特别强硬的人。
这可令我大吃一惊。我不禁在想,这个游戏的迷人点在哪儿?
首先,这个游戏有竞争性。在游戏里,我们可以跟好友或者随机陌生人PK对决,赢了自然高兴,输了又不甘心想再来一把。
其次,通过段位升级获得成就感。光是想想打开排行榜看到自己头像置顶,旁边还冠个崇高的称号就足够美的了。
第三,部分游戏还能获利。自从微信推出红包这个功能,这几年大家都在乐此不疲地玩抢红包的游戏,即使明知道红包里只有一分钱。现在只要答题就能拿现金,当然大家也就喜闻乐见了。
第四,可操作性非常强。简单的界面,简单的题目,即使大爷大妈都可以轻易上手。题目简单也让玩家不容易有挫败感。
其实,以上几点也不是这个游戏独有的,大部分游戏都具备了这些性质。我觉得,决定性的要素还是“答题”这个设置。
答题,让玩家产生一种在考验自我知识面的体验:“我不是在玩游戏,我在检验我的知识水平。”看到会的题目:“啊!好简单!”看到不会的题目:“这个我平时都不感兴趣。竟然是这样子啊!”然后,抱着“学习”的心态继续玩下去,还会有“扩充知识面”的满足感。
稍微留意一下也能发现,这类答题设置的物事是长盛不衰的,它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体包装,时时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远的好比十年前香港电视台推出的《百万富翁》,近的好比这两年火遍大陆的《中国诗词大会》。具体这些节目的特色在这里我就不多做分析了。它们的内核其实就是“答题”。
大家每每看这些节目、玩这类游戏时,都会觉得自己是非常“正义凛然”的,不像玩其它游戏或追剧一样容易有负罪感。但其实你们想过没有?带再多知识点它本身也只是一个电视节目/手机游戏,答再多的题你也只是知道这一题的答案,它的本质并不是学习,你对相关知识并没有习得。你以为自己在学习,其实只不过被披着“知识点”外衣的娱乐带跑了(也可能有人是心安理得被它带跑)。
当然,像《中国诗词大会》这种节目,我们要是能因为喜爱这个节目而去多读两本诗书,那它的好处就非常大了。否则的话,看节目就是看节目,玩游戏就是玩游戏,请不要再带着自欺欺人的心理去对待。它只是一个消遣而已,不应该占据我们太多正常生活和工作的时间,更不应该为此打乱正常的生活节奏。
不仅仅是答题游戏,任何娱乐消遣都一样。生活中允许有娱乐消遣,但它是饭后甜点,永远不能取代主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