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小说〈16〉)
周娟走出门,雪花漂落在脸上,冰冰凉凉的,她倒吸一口冷气,感觉好冷,加快步伐到了门口的快递室,很快就找到了快递盒,正准备往外出的时候,门口进来一个人,叫住她说:“周娟,我看着像你,果然是你。”
周娟定晴一看,原来是易姐。她说:呀,原来是易姐,你也来拿快递?”
易姐说:“我不拿快递,远远看着像你,我就跟进来了,刚才我去文化宫那边买肉,肉不好,还贵,我就没买。”
“走吧,去家吧。”周娟说。
“我就是准备去呢,你多会回东阳去?”易姐问道。
“还没定,现在我妈离不了人。”
周娟和易姐边说边往家的方向走去。
周娟用钥匙把门打开,高声对肖玲玲说道:“妈,易姐来了,快递我拿回来了。”就走进客厅,把快递盒子拆开,里面有一个药瓶,她拿出药瓶,看瓶子上的说明。
易姐一进门,也高声喊:“姨,姨……,”说着就径直进到北屋,和肖玲玲说起话来。
贠英仍然在厨房忙着不停,听到声音伸头看了一下,继续忙手中的活。
此时,周秋给肖玲玲打来电话,问药和柚子收到没有?肖玲玲说收到了,这两样东西怎么还不是一起寄的?周秋说不是,柚子是老板娘她们在浙江直接寄的,药是周秋老公寄的。周娟拿着药瓶,也都是英文,也看不懂,就走进北屋听肖玲玲和周秋的对话。
肖玲玲问周秋那药怎么吃?周秋告诉肖玲玲怎么吃,但肖玲玲听不清,就让周娟听电话,周秋对周娟说:“你让妈晚饭后吃一粒,你也吃一粒,明天看看效果。这药不能多吃,不疼就不要吃,老板娘她们都是当止疼药吃。”
“好的。我用我的手机给你打。”周娟把母亲的手机挂断递给她,又回到自己卧室给周秋打电话。
周娟压低声音对周秋说:“易姐来了,给妈妈说话呢。”
“她不是和你生气走了,怎么又来了?”
周娟说:“那天她来看妈妈,是我给她开的门。”
“到底是怎么回事?”
周娟叹了口气,沉浸在回忆中。
…………
二十二号上午,肖玲玲做了手术,手术做了一个多小时,很成功很顺利。医生说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手术后三天就可以出院。医生嘱咐周娟说,肖玲玲血糖高还便秘,让她多吃青菜之类的食物,少吃面食淀粉类的食物。周娟以为家里没有菜了,就打电话给易姐让她买菜,易姐说让周娟写下来,她记不住。
中午吃罢饭,周音对周娟说:“医院没地方休息,你在家休息,我先去医院看看。”周娟同意了,睡了一会午觉就醒了。这时,她听见易姐在打电话,仔细一听,是妹妹让她买菜,她说不得闲要蒸馍。周娟一时心急,有点生气,蒸馍不急,可是菜要买,肖玲玲刚做完手术,肯定要吃新鲜蔬菜,所以周娟就到厨房去说了易姐两句,易姐嫌周娟厉害她了,并说来这儿是伺候肖玲玲的,又不是伺候周娟的,还说周娟是女儿就该干伺候母亲的家务活等等。
易姐说完,就气冲冲地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准备往屋外走。当时,周娟的儿子儿媳也在客厅休息,他们从东阳市回来看肖玲玲,因为还要上班,他们是早上来看望一下,下午四点多的火车还要赶回东阳市。见母亲和易姐吵起来了,儿子和儿媳去劝易姐,易姐拚命挣脱他俩拉扯,拉都拉不住,她拼命要往外走。
儿子又去南屋劝母亲:“妈,你少说两句,你身体又不好,嗓子还老咯血,你还高声说话,不要再说了。现在还是用人的时候,你把她气跑了,还是累着你啊。”
周娟本来还气的不轻,听了儿子一番话,觉得有道理,就走到客厅,儿媳正在拉易姐,周娟和儿子也去拉易姐,不让她出门。周娟一边拉,一边给易姐说软话:“易姐你别走,都是我的错。”易姐说:“你没错,你别拉我,拉我也不留下,我不干了。”就这样易姐挣脱三人拉扯,气呼呼的出门走了,周娟和儿子儿媳妇三人都没易姐的劲大。周娟的儿子和儿媳也赶紧跟了出去,劝了好半天她也没回来。
周娟看着易姐留下一盆发好的面,那是易姐没有干完的活,准备蒸馍。周娟并不愁,蒸馍难不住她,随即把蒸馍的活接了过来,下午很快就蒸好一大锅白面馍。周娟把馍蒸好,发现铁锅还有做好的红豆沙,她立刻把红豆沙㸓出来放好。
周娟心想,母亲平时对她非常好,易姐刚来时啥都不会,母亲教会她做饭等许多事情。今天是母亲做手术的关键时刻,她说走就走,一点不顾忌母亲,需要用人的情况,真是没有良心。再说,让她照顾母亲,并且她在家的情况下,却让母亲摔着,还没追究她的责任,她还有理了?
儿子说:“易阿姨走出大门就大哭,劝了她半天,她年纪也大了,万一有个好歹,还是咱们家的责任。
儿媳也说:“是啊,易阿姨在那哭的好伤心,万一晕倒了咋办,到时候确实还是咱家的责任。我想不能这样让她走,得平复一下她的情绪,就问她怎么回去?车票买了没有?在这干不干了都没关系,但是不要生气。”
儿媳又说道:“我劝了一会,易阿姨不哭了,还把我衣领往里拢了拢,她一直往前走,我跟了一段,看她情绪平稳了,我们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