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且需“美”与“真”------读“三毛”有感
01
一个偶然的下午,我在书房中整理书籍时发现早年买的一套三毛全集,完完整整地立在书架的散文区,和一堆风花雪月的鸡汤散文并排放在一起,显得有些孤单。
翻开,几乎全新的书籍,页边却已经泛黄,想着很多书就是这样,被买回家来就束之高阁,永没有被打开。
想着在我的记忆中,似乎有着一个叫“三毛热”的事情,那个时候我才是一个小小儿童,对三毛这个名字仅限于“三毛从军记”的漫画,于是心中始终留下疑问,那个流鼻涕长三根头发的小孩还会写书?想到此处不得其解,就将这念头抛之脑后。
临近春节我放假在家,没有什么事情,每天都晃来晃去地,这天晃到书房,打开了三毛的书。
随手拿起一本《滚滚红尘》,打开,原来是电影剧本,看得云里雾里。放下,又捡起一本《雨季不再来》,是作者描写青少年时代以及青年时期写就的文章,细细读起来。在一个晴朗的黄昏,我开始了和三毛的隔空对话。在《雨季不再来》这本书中,可以看到少年时代的三毛是个有想法,又有些“别扭”的孩子,爱书,爱美术,曾经一度自闭,逃学休学只为看书。因着生命中遇到的恩师与贵人渐渐打开内心,走入艺术和文学的殿堂,也一点点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人生,一点点地向远处走。
02
读她的文章,我有两个感触。一是之所以那么多人喜爱她的文字,是因为我们在文章中读到了“真”。真实的世界里真实的感情,落在朴素的文字中,是真正的感受。没有说教,没有花哨的修饰,没有矫揉造作的情感,有的只是“真”。这“真”是最能感动人。比如她写读书:
“在一次一次的顿悟里,那沉重的大书架,不知不觉化作了我的灵魂和思想,突然发觉,书籍已经深深植根在我身体里,带不带着它们,已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了。
在象牙塔里看书,实是急不得的,一旦机缘和功力到了某个程度,这座围住人的塔,自然而然地会消失的。而“真理”,就那么明明白白,简简单单地向人呈现了。”
三毛爱书成痴,少年时代为看书到了“幸而没看瞎双眼”的程度。几乎市面上能够找到的名著都已经被穷尽。为了看书逃学去墓园,因为“那里最安静,最适合读书”。
她也曾不无遗憾地表示,自己读过那么多的书,很多感受与顿悟在看书的过程中闪现,然而最后却并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功名”。
在我看来,现在的人写的书之所以读起来没味儿,总是沦落到“鸡汤文”的程度,很大原因是其读、写都是有目的的,为了求“功名”而写,为了写而读。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反映到文章中,在我们业余的读者看来,就是“没味道”。不是语言修饰不唯美,不是情节不跌宕,只是感觉读完即完,没有感触,没有感动,没有反复的唏嘘回味。就是不“真”。
三毛是真诚的,她的文字直接地表白着自己的情感与感受。可以想见,在写作这些文字的时候,她的心中也一定是汹涌澎湃的,是感动的,是有真的感悟的。我觉得这是年轻一代写作者特别缺乏特别需要学习的东西。
当然,这“真”的流露还需要通过文字的载体形式表述出来。为什么同样是真情实感,我们表述出来的就不如她写的更加丝丝入扣,震撼人心呢?
想来,这或许除了天分以外,多少还取决于多年的读书熏陶,以及对自我的“美”的教育。
03
从文章中三毛自己描述的经历来看,我感受到了“美”的教育的重要。
书中提到三毛少年自闭,父母为打开她的心窗介绍她去学习美术。她说,自己的美术天分实在是一般,画得并不出色,因此老师带着去看画展就成了每次最重要的功课。把大大小小的画展看了个遍,心里就有了对于“美”的概念。少年心中自然种下了“美”的种子。
这对于比于三毛中学时的美术课,美术不讲“美”,只讲“术”,拿一堆蜡做的水果,画得不像就要挨骂。
“我其实是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学校安排的课程听上去是那么有趣,美术、音乐、英文、历史、国文、博物……在这些科目的后面,应该蕴藏了多少美丽的故事……我是多么地渴求新的知识,我多么想知道一朵花会为什么会开,一个艺术家,为什么会为了爱画、爱音乐甘愿终生潦倒……可是我的老师们,从来没有说过这些我渴羡的故事。美术就是拿些蜡做的水果来,把它画得一模一样;音乐是单纯的唱歌,地理、历史,应该是最好玩的科目,可是我们除了背书之外,连地图都很少画……”
少年人的求知欲,其实很强烈,对世界的好奇,绑在对“真”对“美”的向往上。可是,纵观上面的文字,所描述的情形不觉得似曾相识吗?
是了,那也是我们所经历的教育方式呀!
这样的教育,让年轻人忘记了“美”,只记得“标准”,忘记了好奇,只记得“答案”。三毛是个内心丰富敏感的人,少年时代就敏锐地感受到自己和这种教育环境的格格不入,她反抗,作为少数开明家庭的孩子,她是幸运的。父母没有过多强求,只在家中继续教育她的古文和英文,其余的时间都给她用来读书。
所以,她读了我们少年时代甚至至今都无法企及的阅读量,读到了书的“美”,窥见了文字的“灵”。而这种感悟,真真不是语文课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背诵全文的一套路数能够给予的。
从这个角度说,这个时代没有那么多三毛,因为没有那么多人有机会领悟“美”,甚至在我们能够领悟美的年纪,就早早屈从于学校和家庭的压力,将自己埋入试卷的汪洋大海中。闭上了探索的眼睛,关掉了灵性的心门。
大部分人的生活中,没有“美”,只有最优的“答案”。
04
所以经常有人问我,什么是“好的生活”,什么是“好的爱情”,什么是“好的人生”。这些问题,现代人似乎已经失去了探究的能力,在经历将近20年的学校教育后,毕业生们被仓皇地赶入社会,开始面对这些问题时,本能地告诉自己,这些问题需要一个“标准”的“答案”。
人们都想走捷径,通过“读心术”“爱情经营金律”“自我提升法则”窥探人心,武装自己,得到好的爱情,好的人际,好的事业,得到“成功”。
作为心理学工作者,更是有无数人向我提过这些问题,找过建议。我们在校园中的讲座活动也大都“迎合需求”,讲这些或那些“建议”,“法则”,“规律”。而面对着学生们求知的真诚的忘我的眼神侃侃而谈的我,总是有些心虚。
弗洛姆曾在《爱的艺术》一书中说,心理学的盛行恰恰反映着一种悲哀,一种时代的烦躁与后退。
人心在浮动中,没有时间去细细品读书籍,去细细体会生活,去细细观察和发现“美”,人们需要规律,需要效率,人们需要答案。这是我们从小养成的思维习惯。
可是,现实生活中,面对自我,却没有标准,没有答案。离开校园,当优秀的莘莘学子们不再面对铺天盖地的考试,而是信心满满地准备通过像上学时那样辛勤的付出拿取90分以上的“优秀”时,事实上在这门接下来的人生大考,却甚至很少能够交上一份“及格”的答卷。多么地讽刺!
也许三毛也认为自己的人生并不“及格”,但也许做“差生”的感觉也并不坏:
“我唯一锲而不舍,愿意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的,只不过是保守我个人的心怀意念,在我有生之日,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
人,是可以改变的,只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时间。我常常想,命运的悲剧,不如说是个性的悲剧。我们要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固执不变当然是可贵,而有时向生活中找乐趣,亦是不可缺少的努力和目标;如何才叫做健康的生活,在我就是不断地融合自己到我所能达到的境界中去……
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地来说,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那么我们即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
三毛这话,是说给自己的,她的文字里是属于她的答案。
三毛这话,是说给自己的,她的文字里是属于她的答案。那么,属于我们自己的答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