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告诉你如何做好英语启蒙,立刻上手
作为一名心理学科班生,HR职场妈妈。平日陪娃时间有限,之前对娃的培养都是挑重点的来做。在英语启蒙上,前期都是绘本的自然输入,她对中文还是英文绘本无区别喜爱。目前她将满4岁,性格好、脾气好,爱阅读、爱表达、爱运动、爱编故事。
原本打算满4岁再开始正式的英语启蒙,但她各方面的表现太好了,表达上也更进了一步,能自己叽里呱啦说上三四十分钟。于是,决定提前两个月正式开始英语启蒙。
磨刀不误砍柴工,先确定整体规划路径,再就家里的现状来设计可行的细化方案。
于是,刷了大量的公众号文章,重点学习了前新东方名师杨萃先杨妈的课程,雨果奖得主郝景芳、最强大脑唯一评委Dr.魏、常春藤爸爸三人著作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和7岁娃就能熟练应用中英法三语阅读和写作的加拿大妈妈交流后,确定了我家的英语启蒙的基本路径和行动计划。
启蒙方法论
先道后术。
非常简单,
-
听说过关再读写。
-
14岁以下的孩子统感思维强,选好材料,靠有方法的朗读就能做好输入。
-
语言要靠交流中使用才能真正习得。
-
儿童是通过快速映射能力来学习词汇的,无论中文还是英文。
首先来说听说过关再读写。
是个学英语的人都听说过“听说读写”四板斧,很多人觉得自己学了个哑巴英语就是因为只关注了读写,忽略了听说。
但听说读写的顺序不是随便拍脑袋写上去的,这是学习语言最正常的过程。就好像婴儿学母语,是听了一年多的母语才开始磕磕绊绊地“说”话的。正式的“读写”是上了小学才开始的,也就是说“听说”这一环节,在母语的习得过程中,要用五六年之久。
就算是这样,在正式学拼音和学写字的过程中,也很多低年级的孩子嗷嗷叫苦。
中国的学校英语学习,直接阉割了“听说”,开始了“读写”,读课文,写小文章。孩子们怎能不吃力?就算按要求做到了,考试也有好成绩了,你让她对个话来试试?咱们的哑巴英语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所以,顺应语言习得的规律,听说过关再读写,小孩子无压力,大人也轻松。
接着是14岁以下的孩子统感思维强。
我们成人学东西讲究逻辑,每个学科有每个学科的底层方法论。学英语就是词汇、语法、句子、篇章段落。
但小孩子的思维不是这样的,小孩子的头脑中的知识是融合的。他不会把一个苹果的语音义归类到语文、数量归类到数学、英语语音归类到英语、生理结构归类到生物学科。他认识这个苹果,就是这个苹果的所有这些东西。
在英语习得中,小孩认识一个苹果、一个情绪,靠的也不是解释,他是用全身心来体验。所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和演戏是最好的全身心体验中习得语言的快捷方式了。
语言要靠交流中使用才能真正习得。
不消说,对比咱大人的哑巴英语,和考了一堆证,还是没信心去Google国外网站的现状,成人们应该心底很痛。学了十几年的英语,大学毕业后,没有了考试,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这笔投资性价比奇低无比。
小孩子还有机会,直接就把英语用起来。而习得就和母语一样,靠在交流中用起来。起码不再是哑巴英语。
读写是书面语的范畴,这是能和文字的主人进行跨越时间、空间的交流,也是一种交流。同时,这种技能更高级,是因为读写能传承文明。
所以,无论是听说还是读写,本质都是为了交流。
儿童是通过快速映射能力来学习词汇的。
什么叫快速映射能力?就是能迅速地把词汇和概念一一对应起来的能力。
说人话就是:会猜。
杨妈的英语课堂上讲到了记单词的口诀是“文猜查记串”,单单这个猜就让成人很头疼。不得不说在逻辑的浸泡下,成人有些能力是退化了。
但小孩子很能猜。他们学语言一开始就是靠猜的。
“妈妈”这个声音是什么意思?这个人指着自己,哦,是要用这个声音来叫她吗?
这就是在猜。所有的母语词汇都是这样习得的。
更深的更抽象的才是靠字典。
儿童的英语启蒙,既然是启蒙,是希望无压力的习得,当然是好好利用他们的这种“猜”的能力了。
材料
我虽然是个宝妈,但我首先是我自己,所以我不会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小孩的身上。
也因此,我会找工具和方法来让自己既能带好娃,又不消耗太多时间。
英语启蒙是个很长期的过程,陪伴着持续输入要五六年时间。方法确定后,剩下的就是材料的问题。
我可以日常和娃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但更多的内容,我总不能自己去网上搜集、去设计吧?
借力才是最好的办法。而市场上已经有了大量的材料,足够我用不止一个五六年了。
po图片这种方式我就不做了,材料的选择和推荐网上有太多。甚至常青藤爸爸在他的书中非常细致地把每一个阶段的每一种材料都列出来了,包括童谣的列表、绘本的书单、动画片的网址、分级读物的书单全部都列出来了。对选择困难症的父母们来说,他的书直接就可以拿来用了。他还很贴心地做了一个App,补充了一些找不到的音频视频。所谓一站式服务了。
我是很喜欢常爸的这本书的,操作细节非常详细,我也做了“一页纸笔记”,抓重点,指导我的行动。不贪新鲜不猎艳的父母们可以直接采用他里面的方案和材料了。
所以,材料有几种:英语童谣、原版绘本、原版动画、分级读物。各有各的优势,组合起来用最好。巨详细的介绍可以直接看常爸的书,我就不搬了。
我家的方案
在消化了所有的知识和信息后,我确定了我家的英语启蒙路径:
一年的时间来听说。之后再根据娃的表现来设计读写路径。
经过尝试,发现童谣音频对我家娃来说已经不足以撩动兴趣了,果断舍弃。
材料上选择原版绘本和绘本动画、字母音素动画,再加上红火箭分级读物。方式就是共读和陪看。
听满100小时,工作日每天半小时,周末每天1-2小时,预计半年时间。
说满10小时,暂无数据。根据娃的实际表现来引导。
在现有的读绘本和iPad习惯上自然插入材料,无压力,bingo~
我的目标是:娃12岁能读原版《哈利波特》,哈哈~~
我的这篇文章,加上常爸的那本细致到脚指头的操作指南,相信各位看官应该能据此开始给娃上英语启蒙了。
怕自己坚持不来的可以私信我一起做。
还是不知道怎么做的也可以私信我。
我的口号是:除了是宝妈,你更是你自己——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不知道怎样做到,我能帮你。
还能送你我自己整理的价值88元的10款最常用的知识结构图模板(graphic organizers),带你做有结构力的妈妈,培养逻辑清晰的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