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简史(002)
19世纪中叶,创建和推动了全球汽车工业蓬勃发展的风云人物大多是狂热的技术大拿或口若悬河的销售达人;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就像亨利-福特。早年的汽车先驱们往往都是自命不凡、敢于冒险的人物,他们开车如飞,花投资人的钱如流水。进入20世纪30年代,汽车工业已达到一定成熟度,实力不济的小公司纷纷出局,各具特色的推销员们也逐渐分化,成王败寇。渐渐地,资本的力量占据了上风。
来自德国西南部巴登省的卡尔-本茨被认为是现代汽车之父,但他并非发明“无马马车”的第一人。不过,在他之前的尝试往往都以蒸汽机为动力,根本无法商业化。1704年,受路易十六迫害的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帕潘移居德国卡塞尔,他在那儿发明了一台简易的活塞式蒸汽机,用来驱动一艘船。第一台由机械驱动的交通工具由此诞生!可惜,帕潘的成就从未得到重视。1712年前后,帕潘在伦敦穷困潦倒而死。五十年后,另一个法国人,陆军工程师尼古拉斯-屈尼奥上校用一台活塞式蒸汽发动机,通过一套齿轮机构驱动了一台小而重的三轮车。屈尼奥管这辆车叫“蒸汽fardier”。Fardier在法语里指的是专运大物件的两轮马车。由此,屈尼奥开创了汽车业从马车业里借用词汇的先河。屈尼奥1769年造的这辆车重达两吨,据说时速只有2英里,但它却是史上第一辆由机械驱动的道路车辆。同时,这辆车也导致了史上首次涉及机器的交通肇事:1771年的一天,这辆车失控,撞塌了一堵墙。因为这次事故,法国军方认为这种车没什么用,于是叫停了“蒸汽fardier”的进一步研发。屈尼奥不得不靠皇家抚恤金度日,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让他的抚恤金也泡了汤。要不是同情屈尼奥的拿破仑把他接回巴黎,屈尼奥说不定也难逃帕潘式的悲惨命运。1804年,屈尼奥去世。
屈尼奥取得的技术突破鼓舞着众多的发明者积极试制蒸汽汽车。才华横溢却被严重低估了的苏格兰工程师威廉-默多克于1784年和1786年在康沃尔的瑞德鲁斯先后造出两台“道路机车头”。他的朋友理查德-特里维西克利用这一发明,在1804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轨道蒸汽机车。不过,特里维西克的蒸汽机车太重了,无法在普通道路上使用。此外,机车锅炉经常爆炸,当时的健康和安全法规又非常古板教条,因此蒸汽动力始终未能成为道路运输的主流。1861和1865年,英国还发布了备受奚落的“红旗法案”,其中规定:蒸汽汽车上路每辆车应至少有三名乘员,车辆必须能随时停车,车辆“前方50米处应有一人手持红旗开路,如有需要,应协助路上其它(易受惊吓的)马匹”。由此,蒸汽汽车车速无法超过行人速度,人们普遍认为蒸汽车是个“行走的锅炉”,动不动就会爆炸,无比危险,是乘员和路人生命的巨大威胁。“红旗法案”在颁布了30多年后,终于在1896年被废除。
1859年,比利时工程师艾蒂安-利诺获得了第一台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专利。此举大大激发了对更快、更安全的机械驱动车辆的追求。此后的三十年,法国和德国的工程师们不断完善利诺发动机。1880年,卡尔-本茨为一台可靠性很高的两冲程汽油发动机申请了专利。
1885年,在曼海姆的一间自行车铺后院,本茨造出了第一辆以汽油机为动力的车。这辆车有三个自行车式(而非马车式)的车轮,一台四冲程发动机,一个先进的电子线圈点火器,以及一台通过两条自行车链条连接发动机和后轴的变速器。1886年1月29日,本茨的发明正式获得专利,被称之为“本茨专利马达式马车(Motorwagon)”。这辆车后来的路试非常成功。1888年,本茨的妻子波莎瞒着他,带着两个儿子,开着这辆车完成了首次长途旅行,从曼海姆到普福尔贝茨海姆,一共105公里。路上,波莎-本茨熟练地处理了一些小故障,在路过的杂货店加了汽油,到普福尔贝茨海姆后淡定地给卡尔发了个电报,说“到了”。(注:现在,德国每两年就有一次纪念“波莎-本茨路线”的老爷车拉力赛。)1889年的巴黎博览会上,本茨的Model 3与埃菲尔铁塔一起惊艳亮相,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1886到1893年,“马达式马车”一共生产了25辆;而1894年,销售突然“井喷”,本茨卖掉了136辆Model 3。汽车的时代到来了!
(本人编译,并非原创;欢迎转载,请注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