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9
《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中的第22条建议:如何写好“李镇西式”教育叙事。
认真地阅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自己就是李镇西老师所说的那类教师,害怕写文章,既然敢于动笔,能够把故事写好已经相当不错了。在书中作者认真研究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叙事文章,帮助像我一样的读者找到了一些规律,我认为还是很有帮助的。
第一,选题最关键。要选择能够让人产生情感和思想共鸣的事情来写。一般来说,能引起自己情感波澜、情绪波动的经历、所见所闻打动读者的几率会更大些。第二,把事情叙述完整清楚。事件的经过、自己的情绪变化和心理活动、人物的表情、讲话时的语气、当时的场景等等都可以细致地描述,尽力还原‘教育现场’,这样文章就会显得生动有感染力。第三,试着从一件事联系到一类现象提出几个为什么(问题)和自己的思考。写文章就是一种思考,没有完全不反思的叙事文章,文章或多或少都会表达一些观点,哪怕是几句感慨也是一种认识的提炼、升华。第四,如果事件中有冲突拿自己‘开刀’,真诚反思自己在事情中所承担的责任以及改进思路。直面自己剖析自己使教师的一种教学勇气,更是一种教学智慧,没有这种勇气和智慧教师在专业上不可能成长。
作者吴松超老师归纳的这四点对我来说有一定的启发。我所任教的是中职学生,生源多样化,班级里三分之一的同学是随迁子女,三分之一是成人中专,还有三分之一是上海生源。学生的家庭背景比普通高中的学生复杂,非上海籍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父母是没有稳定工作或是稳定收入,这些孩子周末、寒暑假常常在外打工,有的孩子甚至是自己单独租房。孩子的父母们学历不高,平时忙于生计根本没有时间读书、陪伴孩子,用心去跟他们交流,会有不少心酸的故事。有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几乎是零基础,这与他们从小父母对他们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在上课的课堂上,出现过不少的问题,有时课后我会反思,但是没有落在文字上,时间长了,习惯了,感知力下降。
学习了这个章节,尝试着在今后的教学中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觉察力,试着记录完整的故事,试着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有意识地去查阅与这类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相关的资料,阅读相关的书籍。通过落笔去做、去想、去查阅、再反思、再思考,我想这样会慢慢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