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去旧来 | 文
我的手机被偷了,就在昨天。
一早醒来,见时间还早,便躺在床上玩手机。玩了好长一段时间,我起床去买早餐,买了个烤饼,一路吃着回来。享受完烤饼,我身子一倒又躺回床上,谁料竟又睡了去。起床洗漱毕,开始找我的手机,床上,不在;桌上,不在;柜台上,不在;沙发上,不在……我开始慌了,难道买早餐时掉在了路上,不对,我没带手机出门。奇怪了,是放在哪去了呢,嘿,神奇了。
我见院里围坐着好几个人在聊天,便客气地向一男人借手机拨通了我的电话。“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关机的,一大早手机不可能没电啊。于是我有了一个大胆的怀疑,会不会是有人趁我出门买早餐时,混进屋里来把我的手机拿走了。这完全有可能,因为我想着就出去几分钟,住所又是在深院里,所以没关门。
冷静,冷静下来,大门口有监控,先去查看一下监控。不,我得先去补卡。这附近哪有联通营业厅呢?我从框子里拿出了我从前用的旧手机,用手抹去一些他身上的灰尘,然后准备百度导航。唉,百度导航都没有,赶快下载一个。怎么回事,半天都下载不下来,这个手机太让人恼火了。等,等,等,终于下载下来了,连上WiFi,搜索“联通营业厅”,确定位置,五百多米远,出发。
“请问这里可以补卡吗?我手机掉了。”“可以的,号码多少?”柜台人员淡定操作着。“可以了。”“谢谢哈。”我把卡安装到旧手机里,起身往回走,赶忙下载一个微信,仍是半天都下载不下来。对了,拼多多也要下载,还有qq。嗯……能不下载的软件就尽量不下载了,这个手机本来就卡顿,下载的软件多了直接用不成。
抬头一看,我已经快到了住所。敞开的大铁门外,一家人办丧事,聚集了一大群男女老少。我穿过人群进入大门爬上二楼,敲响了房门,房东阿姨来开门。向她说明来意后,她用手机打开监控记录递给我,然后说:“记录在这儿,你慢慢看吧。”我接过手机坐在沙发上,内心着急,手指一个个视频认真翻看。“吃点东西吧,小李。”“我刚吃过了,你们快吃吧,阿姨。”
手指在动,我在想,监控本就只能照到大门口,而我的住所是监控盲区。如果是平时没什么人的时候,谁在我出去期间进来过,往我住所的方向而去,就可以确定是谁拿了我的手机,可今天由于大门口那家人办丧事,进来院里的人太多了,根本就没法确定是谁混进了我的屋里,拿走了我的手机。
“算了,阿姨,今天人来人往的,也没法确定是哪个拿的,掉了就掉了,舍财免灾了。”“你有点大意的啊,小李,太可惜了嘛,我以前上班掉了一百块钱都心疼得不得了,难过了好多天,是喽,舍财免灾了,舍财免灾了啊。”
我默默下着楼梯,回去住所。没有愤怒,没有破口大骂,也没有多心疼,只是心头多少有点难过,面色多少有点难看。是因为不在乎吗?也在乎。但事实已是如此,我再怎么闹腾也都是徒劳。在这一点上,我算是比以前进步多了,自认为超过了身边很多人。我多次听身边人聊天说到,“少想点,要看淡点了,顺其自然,想多了也不取什么作用。”“道理是像你说的这样,但是不由这颗心啊。”
好一个不由这颗心啊,要是能由了这颗心,那也就万事大吉了;要是能由了这颗心,那也就解脱尘劳了。但是谈何容易啊!掉了一个手机事小。如若是掉了一个指头呢?如若是掉了美貌呢?如若是掉了健康呢?如若是掉了性命呢?于种种时候,能由了这颗心就好了!
所以天底下任何道理,说了一圈还是要回到那句:知道不等于做到。所以才需要人修行,修行,不断降服其心,不断取得新的进步。这是一个实际需要每个人去想清,去面对的人生重大问题,并不像掉了一部手机那样简单!
一个人有所阅历,自然能够懂得很多道理。所以非凡之人与普通之人的差异,往往不在于知道的多少,而在于做到的多少。
用了这部老手机才两日不到,我的心中已经抱怨不断。刷个视频都这么卡顿;进个qq直接干黑屏;发朋友圈添加一张照片都要等半天;返回、返回,返回键点了几次了,还返回不了是不是。
这部老手机,如果在前几年还可以,如果是新的时候还可以,现在嘛,讲真的,实在是让我有些厌恶。它的正面还好,背面已满是斑点、划痕。
如今突然用到这部旧手机,真的有点让我难以适应,各种不适应。美观换成了难看;小巧换个成了厚重;灵敏换成了迟钝;熟悉换成了陌生。
但是因为不适应它,就一直不适应了吗?显然不是的,不适应久了同样会适应的。
但是它就没有任何可取之处了吗?显然不是的。它删除文字的速度可比掉了的那部快;它语音识别的能力可比掉了的那部强;它开微信视频的美颜效果可比掉了的那部好。其实只要我能像现在一样静下心来去想,它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的,尽管它的确有些旧了,尽管它的确有些使我厌恶。
但是我就不能多一点包容心去试着接受它吗?显然是可以一试的。尽管这并非一天两天可以做到。
但是我就不能多一点耐心去配合一下它的节奏吗?显然是可以一试的。尽管这并非简单就能做到。
如此看来,很多事都还是可以一试的,尽管能试之处有点难找,尽管试了最终未必会有好的结果。但难找可以细细地找哦!但试了总比不试的好,因为一旦试了多少还有胜算,而这个过程必定是珍贵又难忘的,我是这样鼓励自己。
比起厌恶它,我是不是更应该感谢它呢?真的,应该感谢它啊!如果没有它,我还得设法再弄一部手机来;如果没有它,我晚上怎么和女友通话;如果没有它,我怎么能及时登上自己的微信、qq……所以还好有它啊,尽管它残缺已成事实,尽管有时会为它而生气,会为它而苦恼,会为它而受罪,但还好有它啊。
还好有它,就这样,一面忍受一面感谢它!
掉了的手机呢,我也会怀念,而且说真的,我也希望它能回来,但这似乎已经是一件我没法决定的事。所以对它已成过去的这个事实,我想最好的面对方式是:我虽然会怀念它,但我承认它已经是过去了。(请注意我所说的是承认,而不是知道。)
我也会时常拿自己手里的旧手机同它做比较——你看你,没有它美观,没有它小巧,没有它灵敏……但从道理上来说,这本就没有任何可比性,这比较的做法本就愚蠢。就如拿现在的我同十年前的我比,时间、空间、环境、处境都不一样,怎么比?可我还是会去比,我也知道是因为习惯。该死的习惯,你根深蒂固,我要与你握手言和,握住你的手,郑重且满怀深情地对你说一声:“放过你,放过我,也放过它们吧!”于是你终于感动落泪,从此大家都和谐共处,相安无事。
常听人说,“除了死,其它的都不是事。”那要是就谈死呢?当然,我手中的这部旧手机,对于你来说用“离开”这个词更加适合你。所以应该说:“但就要谈离开呢,谈你最终必定要离开这件事呢?”当然,你轻松了!造物主没有赋予你思想与情感这对好兄弟,这是不幸也是大幸。而我呢,造物主把它们赋予了我,这是大幸运也是不幸。我可能来到这个世界前,与它老人家签订了一份合同,合同条款是:“你想要做人,就必须拥有思想与情感。你得以使用思想与情感好的一面的同时,也必须接受它不好的一面。”
好家伙,关于这不幸,现在我想摆脱,可比登天还难。当你有一天离开了我,我少说也会有些不舍,有些难过,有些难以接受吧。所以我想违反合同——接受你终会离开这个事实,不要难过,不要不舍。但说了一圈还是要回到那句:知道不等于做到!
写到这里,我竟不知该如何往下写了,因为即使我说破了天还是逃不出”知道不等于做到”的手掌心。所以这篇文章结不了尾了,那索性就先不下任何结论吧。毕竟“老家伙”,你还在,毕竟我还在。等哪天你离开了就有了结论,等哪天我离开了就有了结论。当然也不知道谁先走一步,当然对于我来说用“死”这个字更加适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