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课堂空间转换探究

2019-04-21  本文已影响0人  严富雄

       

学习共同体课堂空间转换探究

        学习共同体课堂的转型,首先是课堂空间转换开始的。在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中,为了保证学习共同体的学习理念得到落实,学生的座位安排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座位的改变,是学习空间的变革,体现的是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变革。一般来说,在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中,学生座位的安排,应该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一、分组:方便小组合作学习,原则上两人为一小组,四人为一大组,一组人数不超过四人。可采用随意编组,比如抽签编组等方法。当小组出现有问题时,可以进行调整。

        二、围坐:四个人,围坐在一起,彼此面对面,利于进行讨论交流,同时也体现了平等合作的关系。

        三、搭配:四个人中一般要有1~2位女生,女生的人数不超过2人,不少于一人。

      四、自愿:一个小组的组成,是为了有利于学习,所以一般采取的是自愿组合,有特殊情况再进行调整。

      五、平等:在学习共同体的小组中,大家都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没有领导、没有组长,是无阶层的组合。体现的是协同学习,不是小组合作的学习。

      以上座位的安排,和传统的座位安排不一样。表面上改变的是座位安排,根源上是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传统的教师站前面,学生一排排、一列列,“秧田式”座位安排,体现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观念,教师是中心,是学生学习的主宰,课堂教学的方式是上教师讲学生听。

      而采取围坐方式的座位安排,是对学习空间的改变,是教学观念改变的体现,目的为了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更好带动教学行为的转变,让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学习的空间。它的主要作用有:

        一、尊重:让学生有机会看到学生,让老师可以看见所有学生,方便老师走到每一个学生身边,关注每一个学生。体现了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生生、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的关系。

      二、协同:方便同伴之间的交流讨论,给同伴之间的深度对话和倾听,营造合适、宁静的空间。

        三、民主:学生和学生形成链接,课堂营造相互支撑的课堂氛围。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平等民主的关系。

        四、对话:活动的、合作的课堂中,这座位安排,便于课堂问题聚焦,学生、师生思维的交融。

    但是在现实的座位安排当中,还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一、独坐:因为某些学生他比较调皮,会讲话,所以老师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就把他单独一个人放在最后面或者最前面的位置独坐。这个做法是明显对学生的不尊重,是对他的孤立,久而久之,这位学生就会脱离班级集体之外。

        二、不均:男女搭配的比例不均衡,有些是男多女少,有些是女多男少。一般来说,应该是女生不超过两人且不少于一人。

        三、人多:有些小组安排了6个人或者5个人,其实4个人是最好的组合,彼此能相互看见,相互连接,说话的声音彼此也更听得到。如果全班学生会出现不是4的倍数,可以安排三个人,但不建议安排5人以上的小组。

      在现实的学习过程中,采用这种围坐的方式,会出现学生容易讲闲话,或者彼此之间发生矛盾、争吵等各种现象。因此有些老师,进行一段时间后就又把它改回来“秧田”式座位了,其实会发生这样的现状,有以下原因和对策:

      一、深度学习:产生学生在课堂上讲闲话,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开展协同学习最主要的前提条件是设计挑战性问题、高阶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使学习变得更有意义,吸引每个学生参与。这是最重要的原因,也是最难的。

        二、合理搭配:结合学生的性格、知识、能力水平进行相应的搭配,让他们坐在一起更融洽,更舒适。

        三、多元评价:应该采取成长型思维的评价方式,更多评价的是学生学习前后的变化,而不是就结果进行横向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努力获得的成就。

      学习共同体的操作模式,需要老师不断的进行实践和训练,需要对课堂的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特别是对挑战性的问题、学生的深度学习,进行认真的探究。

学习共同体课堂空间转换探究

                              后记

      学习共同体课堂上的课桌摆放方式,四人一组的围坐范,只是其中的一种最常见的座位安排方式。座位的摆放,可以按照课堂的需要灵活调整。可以采用u型的方式、会议桌的方式、同心圆的方式等等,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突出学生的重要性,弱化教师原来处于中心的重要位置。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