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读书

清联赏读二百零五

2024-01-16  本文已影响0人  三春梦雨

题义塾

费丙章

莫谓孤寒,多是读书真种子;

欲求富贵,须从伏案下功夫。

一、注释

1. 义塾——在浙江杭州。

2. 费丙章——字会宣,号辛桥,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嘉庆进士。官至河南布政使。

二、赏读

1.格律

莫谓孤寒,多是读书真种子;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欲求富贵,须从伏案下功夫。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上下联各分句:单联内246节奏点平仄交替,上下对应246奏点平仄相反。

上联句脚:平仄,下联句脚:仄平。

2.对仗

上下联一分句:

“莫谓”和“欲求”状中结构联内相对;

“孤寒”和“富贵”偏正结构和并列结构相对,宽了。

上下联二分句:

“多是”和“须从”状中结构词组相对;

“读书”和“伏案”动宾结构词组相对;

‘真’和‘下’形容词和动词相对;

“种子”和“功夫”偏正结构和并列结构词组相对,宽了。

3.联意

题义塾

费丙章

莫谓孤寒,多是读书真种子;

欲求富贵,须从伏案下功夫。

不要嫌弃到这里求学的都是贫家子弟,因为他们大多都是能够认真读书的好苗子;

因为他们都懂得,想要脱离贫穷、求得富贵,必须埋下头来、刻苦学习呀。

4.评赏

这幅联题的是《义塾》,所谓义塾,是指旧时不收学费的私塾。

上联,主要写贫家子弟读书的好苗子。一分句,“莫谓孤寒”,“孤寒”,指指出身低微的贫寒士人,因为来免费求学的人大多是穷人家的孩子。二分句,为什么不要嫌弃他们是贫寒之人呢?因为他们“多是读书真种子”,“种子”,这里是“苗子”之意,因为他们很多都是能够认真读书的好苗子。一二分句构成因果的逻辑关系。

下联,主要写贫家子弟知道刻苦学习。一分句,“欲求富贵”,要想求得富贵,那么需要怎么做呢?二分句,“须从伏案下功夫”,“伏案”,俯伏在桌子上;“下功夫”,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花费时间和精力。意思是必须伏案刻苦学习。一二分句构成目的的逻辑关系。

上下联,又构成了因果关系流水对,贫寒子弟是读书真种子,因为他们知道刻苦学习呀。

整幅联,联语虽平白如话,但辞意恳切。由“义塾”学子之“孤寒”而生发,阐明了要想求取富贵,必须刻苦学习的道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