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成贤街:参观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2024-01-28  本文已影响0人  申威隆I关中拍客

在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内,有一条东西向长约680米的国子监街,也被称为“成贤街”。元明清时期,孔庙和国子监均位于此地,成为北京城内儒家文化的中心。1984年5月24日,国子监街被公布为第三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2023年4月18日下午,离开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我乘坐地铁,到达雍和宫站,步行前往成贤街。从东向西,进入街巷,向前约170米,便是孔庙南门。元明清时期,这里是皇家祭祀孔子的地方。1988年1月13日,北京孔庙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光明媚,游人如织。从南门进入孔庙,依次参观中轴线上的建筑,以及两侧介绍孔子生平事迹的展厅。随后,向西约100米,便是国子监南门。元明清时期,这里是国家最高学府和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1961年3月4日,国子监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孔庙

北京孔庙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重建于明永乐九年(1411)。民国五年(1916),经过大规模修缮,形成现在的布局。目前,这里的建筑坐北朝南,面积大约7400平方米。

孔庙的主体建筑沿中轴线分布,从南向北依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崇圣祠,左右对称,三进院落。走进先师门,在大成门前,竖立着先师孔子行教像。

在大成门前方的东西两侧,竖立着198通进士题名碑,刻有元、明、清时期总共51624名进士的姓名、名次和籍贯等信息。元皇庆二年(1313),开科取士以后,进士题名碑上,以此显宗耀祖。

明代,将元碑的刻名磨去,刻上明代进士的姓名。清康熙年间,国子监祭酒吴苑掘地时,发现仅有的三块元代进士碑。明永乐十四年(1416)至崇祯十六年(1643),共竖立77块进士碑;清顺治三年(1646)至光绪三十年(1903),共竖立118块进士碑。

走进大成门,便是孔庙的核心院落,中间是气势恢宏的大成殿,供奉着孔子和四大弟子的神位。在大成殿前方,有十一座碑亭,亭内竖立着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纪事碑和御制文碑,记录了平定青海、准噶尔、两金川、朔漠、回部等重大历史事件。

在大成殿的后方,穿过崇圣门,便是崇圣殿,殿内曾经供奉着孔子五代先祖,包括木金父、祈父、防叔、伯夏、叔梁纥。目前,这里不对外开放,只能隔着栏杆向院内望去。

2.国子监

国子监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按照“左庙右学”的制度,坐落于孔庙院落的东侧。在孔庙大成门的西南侧,穿过持敬门,便是国子监。据说,在孔庙和国子监之间的夹道内,还竖立着清乾隆年间的十三经刻石碑。

这里的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沿着中轴线分布,依次为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敬一亭,左右对称,三进院落。

在临街的集贤门内,走进简朴的太学门,迎面是一座精美的琉璃牌坊,正面上方镶嵌乾隆皇帝御笔书写的“圜桥教泽”匾额。在牌坊的内侧,有两座碑亭,亭内分别竖立着乾隆皇帝御制《国学新建辟雍圆水工成碑记》汉文碑和满文碑。

穿过琉璃牌坊,眼前的方形水池中,矗立着一座方形的殿堂,被称为“辟雍”。此殿面阔与进深均为三间,四面中间均设门,重檐四角攒尖顶,覆盖黄色琉璃瓦。从清代康熙帝开始,每位皇帝即位以后,必须在此讲学一次。

在辟雍两侧,有东西六堂,乃监生学习的场所。如今,这里被改造成展厅,介绍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兴衰历史。在辟雍北侧,为彝伦堂和敬一亭,分别是藏书和皇帝对监生训喻的地方。

1981年,北京孔庙被辟为首都博物馆。2006年,新馆建成后,首都博物馆迁出。2008年6月14日,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对外开放,收藏文物2000多件(套),以各类碑刻最具代表性。近年,每到九月,这里都会举行“祭孔大典”活动,成为宣传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重要场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