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会玩的父母

2023-08-16  本文已影响0人  大寶天天践

但是,父母对于“玩耍”和“游戏”却常常有很多误解。一提到“玩”,父母想到的就是带孩子到游乐园或者给孩子买各种玩具。在玩具稀少、要隔很久才能得到新玩具的时候,玩具给了孩子飞向想象王国的翅膀。当玩具不再特殊,儿童那份无上的喜悦和让幻想飞跃的机会就被剥夺了。玩具买得多,不一定能提高孩子“玩”的质量。

孩子在青春期之前,最喜欢的“玩”的方式是和父母一起玩,而且会玩的父母能够通过玩和游戏让陪伴更有质量,让教育更有效。但是,玩耍和游戏对于成人来讲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成人按部就班地生活,在生活中树立了太多理性的目标,从而失去了游戏和玩耍的能力。

《游戏力》一书中提到,有些父母天性好强,不能放下他们强烈的控制欲,因此很难享受到游戏的乐趣。父母更关注玩的结果而孩子更在意玩的过程,孩子常常因为好玩而玩,但是父母总希望玩得有价值。

比如父母和孩子玩一个抛球的游戏,父母的目标是让孩子学会正确的抛球动作,但孩子只是对球本身有兴趣,能不能正确抛起或接到,对孩子来说没什么意义。如果父母放不下自己的控制欲,强调正确的动作才有价值,那么游戏本身的乐趣很可能被这个“正确”的目标赶走了。

成为会玩的父母的另一个障碍是父母觉得陪孩子玩很累、很花时间,因为孩子经常反复玩一个游戏,一刻不停,成人会觉得时间和精力都花不起,经常玩一会儿就停下来。但《游戏力》发现,假如父母不花时间和精力陪孩子玩耍,很可能使得双方的亲子关系没有那么和谐,反而把同样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负面冲突上。快乐的情绪、和谐的亲子关系、经常性的身体接触,可以带走家庭的很多问题和负面情绪。

游戏化的教养方式有以下两个好处:

第一,游戏可以培育亲密的亲子关系,让孩子远离孤独感。从父母和婴儿的第一次神情对接开始,游戏就成了连接亲子关系的纽带,亲子游戏让孩子远离与生俱来的孤独感。

第二,游戏可以培养自信,让孩子远离无力感。游戏能够培养孩子的情绪康复力,让孩子走出负面情绪。当孩子困在孤独感和无力感的堡垒里时,他们会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找不到出口。讲道理并不能让孩子快速调整情绪,但游戏能帮助孩子走出这个堡垒。

在成为会玩的父母,和孩子一起玩的时候,父母要做到跟孩子有很好的联结,有三个小技巧可以帮助父母在与孩子玩耍的时候建立联结:

第一,一定要有目光的交流,而不是各自玩各自的,或者父母虽然坐在孩子身边,却在刷手机。目光的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和同步,觉得父母是真正在和他一起玩的。

第二,亲子间要经常有身体接触,玩得好抱抱,玩得不好也要抱抱。多玩一些身体接触的游戏,对于孩子的情绪稳定有很多好处。

第三,父母要具有同理心,能和孩子共同感受一件事的成就感或沮丧感。比如一个小朋友在搭乐高玩具,怎么都搭不好,家长就在那里指导说“你应该……”此时,我们就发现其实家长和孩子是两个角色,孩子在玩,家长在指责他。小朋友会觉得爸爸妈妈是挑剔的、监督他的人,这样他们的联结就很难建立起来。而如果他搭不好,我们说“哇!我觉得这个好难,把这个东西放上去试一试”“我要倒了,我要倒了”等,跟着孩子一起“喜怒哀乐”,那么就能和孩子产生共鸣,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结。

未来的世界,会玩的孩子有出息。而为了培养会玩的孩子,父母也需要成为会玩的父母,游戏化教育就变成了父母必须要学习的内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