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华夏文明修-炼历史简述17

2022-10-14  本文已影响0人  mamimima

我们讨论到这里,就能较为清楚的看明白。

士大夫阶层虽然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但是士大夫内在逻辑和实践事实上的矛盾冲突之处。这就涉及到面临这个矛盾,你士大夫是不是要负起显示所应承担的国家责任的信念建立问题。

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士大夫诞生之初就呈现出的掌握权力对应的能力的欠缺这一大致命问题,这就涉及到贵族修-炼这个法门。

也就是个人能力修-炼(体修)

个人责任对应的意志信仰修-炼(神修)

两大环节。

传统贵族是通过从小培养、修-炼、淘汰,以至于终身都不断进行的维持自身贵族利益的残酷博弈(修-炼),才形成的一个群体。

新诞生的士大夫又是一个什么群体?

大部分出身寒门,靠天赋刻苦习得能力,不断考试选拔上位。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从能力和信念两个层面,你认为士大夫阶层和传统贵族阶层比较而言的平均水准如何!

士大夫阶层能力和责任的相对性欠缺,导致掌握国家相当权力的他们的带给现实以巨大问题,我们看看宋朝历史就能有所感悟。

以此,士大夫阶层里的最精英的群体很快就发现了自身阶层所具备的巨大弱点。

这就是理学诞生的最后推动力。

佛教揭示了信念、信仰层面修-炼的法门。而士大夫阶层普遍在意识领域缺乏这些。

于是利用佛教揭示的原理和法门,来给士大夫阶层用外力构筑其掌握权力所需要真心承担责任的对应的信仰和信念,就是理学的核心要追求实现的目标。

之所以,这里大篇幅讲理学诞生的背景,即要清楚阐释理学诞生原初的目标即内在原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