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文学作品>谈写作

写作的遮蔽和开蔽

2020-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寻虎

写作的遮蔽和开蔽

老和尚往往时不时敲一下小和尚,就是这样,偶尔一次敲对了,大多数时候敲了没反应。

触动的点不好找,要碰运气。碰到了,就开悟了。和人的成长也类似。突然有一天懂事了。

父母苦口婆心没有多大用处,某一次遇到什么事,突然懂了。给老板骂得不敢回嘴,就知道活着不容易。

才知道给父亲踹一脚那不叫事儿。当时被踹,那个恨啊,很想离家出走的赶脚。

遮蔽是常态,当母亲教孩子喊妈妈,这是必要的生存准备,但同时就是遮蔽,这在帮助孩子形成一个自我的人格。遮蔽本身无所谓对错。只是遮蔽久了,无法开蔽。

会觉得万事万物是本该叫那个名字,桌子是桌子,却忘了我们睁开眼看桌子时,桌子是什么?是一个意象,没有我也没有它。

桌子本是没有名字的,对不对?桌子本也不是物,它是心和它在一个场域中的某种东西。这个道理,对于写作是至关重要的。写变得不重要了,是一种从属,物理化的过程,化为纸上的字而已,当然这个化也很重要,不是不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

不化为文字,它不显露。无法表现,无法表出来,现出来。

表-现。其实是这个,而不是“表现”。说表现,只是方便说而已。所以我们说意象首先是一个场景,其实是“场域”,一个阐释的场域。如果说场域,会头晕,不懂。这个场域,发生了情和意,所以是一个阐释的场域。但是它是沉默的寂静的,所以是含情含意,有情有意味。还没有化为文字来表现。

也即是我们的小语言还没有承接,文字没出来。如果是音乐家,就是音乐还没出来,如果是画家,就是绘画还没出来。  都是小语言。

如果是生活状态,就是说话,日常话语没出来。

一旦日常话语,就是一种遮蔽的语言,说:桌子。情和意都不见了,只剩下桌子。

遮蔽的语言就是一种抽血,讲大语言的血给抽了,变成实用的语言,但它不是坏事,因为要生存。

不这样,人不能生存,就像一个癫狂的诗人,往往活不了。一说话,人人都觉得他疯了。

如果是开蔽的语言,桌子是什么?桌子是你某天和家人吃饭的地方,是你做作业的地方,它不仅仅是桌子而已。这就是文学的语言。

对写作的理解,应该举一反三。没有什么绝对不可用,或者绝对可用。理解了意象的精髓,所有的道理都可以生发。否则就是在每天发明了。一个道理可以生出很多小道理,这就举一反三了。

高手摘叶飞花,也可以搬砖菜刀。语言的承接和驾驭,都是根据能力来的,不断深化,直到游刃有余,无刀胜有刀哈。到了一定境界,看书只是习惯,并不是要看什么,看看书名就可以了,手摩挲一下书皮。  奶奶说得好,书名就是一本书的全部结晶。

写作也如此,写什么怎么写,到最后我想,都是一次撒播,一次喷涌,生命的浩然之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