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我们要做的是彼此成就

2018-05-29  本文已影响0人  木小暖同学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本书的三位作者在一所名叫“明日之星辅导中心”的家长咨询机构工作,在工作中面对过很多关注子女成长但又满腹疑问的家长。他们都明白在孩子的成长中出现的问题,除了孩子,家长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但是到底应该怎样做呢?

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成长路上的指引者,人生的导师,然而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惊恐地发现自私,愤怒,刻薄,怒吼等缺点暴露无遗,我们开始表现的不自在。所以只有先解决家长的自身问题才能解决子女的问题。

作者用十章的内容讲诉了家长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一针见血。先从家长的内心发掘,

你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到底是满足自己的需要还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呢?

这一句话就已经直戳我的心底,反思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到底哪些是孩子真的想做的。

纪伯伦的《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诗中说到: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可是在孩子的教育中,我们已经习惯要么将自己理想中的孩子的样子强加到孩子的身上,从而忽视了亲子关系,导致孩子逆反,疏远父母,亲子关系恶劣;要么就是将自己童年憧憬的、想得到的给到孩子。

这一切都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我们只是满足了自己的需要,而不是满足孩子的需要。

错误的教育会对孩子的性格以及人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先认清自己,然后才能谈如何教育孩子。只有自己成长了,成熟了,才有资格去指导孩子。

只要当我们认清了需要是来自于孩子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的接纳孩子的情绪,才能更有效的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给孩子,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他的人生。才会更积极的参与的孩子的人生中。

只有当我们变的更安定,更从容,更放松,更有耐心,才会战胜自己的害怕的去正确面对孩子的养育。

做父母就是一场修行,我们要做的是彼此成就而不是彼此伤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