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
昨天学习了彭小六的深度阅读,知道了快速阅读可以让我们很快读完一本书,主题阅读可以让我们快速进入一个领域,而深度阅读就是当我们遇到需要精读的地方要深度去阅读。深度阅读分为四步,一是提出一个具体明确的问题,刺激自己的缘脑。第二步是拆解观点,不仅要做归纳,还要做延伸,不仅要比较相似,还要比较不同,得出信息里的事实和论据。第三步是练习,通过把知道的知识用起来让知识从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第四步整合,也就是把观点归纳分类,整合出自己的观点。
今天学习的是知识管理,对于知识我们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焦虑型学习者,一种是猎手型学习者,焦虑型学习者是什么都想学,越学越焦虑的人,猎手型学习者是有目标知道自己要学什么的人。
彭小六说知识是分层的,一般分为三层,一是专业知识,也就是我们的工作技能知识。二是专业基础知识,比如写作能力,运营能力。三是通用知识,比如阅读能力,时间管理。
知识也分类,分为四类,一是舒适区我们知道自己知道的。二是探险区,我们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这是我们扩大涉猎范围的领域。三是盲区,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我们要谦卑,知道自己有认知边界。四是宝藏区,我们不知道自己知道。
把知识分类和知识分层结合起来,我们就知道我们的专业领域就是我们的舒适区。我们要学习的技能就是我们的学习区,比如说我们要学习阅读能力和沟通能力,那么我们都是在学习区学习的。
学习一门技能是有路径的,基本路径是产生兴趣——开始关注——主动投入——持续创新。
那么我们上哪找我们需要的知识呢?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云课堂,培训,微博微信,社群,搜索来找到相关知识。这就要说到我们的刷手机学知识的行为了,我们简单的刷,互动,读并没有多大用处,因为都是碎片化知识,正确姿势是在固定时间刷和互动,先保存后阅读,再进行信息加工。
这就要用到印象笔记来建立自己要关注的领域,收集相关信息,当然光收集也没多大用,还要会整理。会命名,分类还有贴标签。也就是把知识归类方便查阅和复习。
这时候还是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学了记不住怎么办?很简单以教为学,把自己学的知识分享出去,在这过程中来刺激自己的缘脑,让知识从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
最后彭小六说了知识管理的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零存整取,重点在输入,第二个阶段是关注知识体系的链接,第三个阶段是用输出带动输入。
学习下来我认为这个知识管理方式并不高级,相比用印象笔记来收集信息,我更喜欢做知识的搬运工,把学到的知识写成文章,然后再融会贯通。
总结一下,今天学习的是彭小六的知识管理方法,彭小六建议我们收集知识的时候用云笔记来管理我们的知识,命名,分类和贴标签来实现,当然最重要的是把学到的知识分享出去,这样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就能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到那时候我们就可以去改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