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韶华 第二篇 青春磨砺篇 第四章 别暖巢雏鸟纷飞
第一节 羽翼渐丰展翅去 形只影单雁失群
集体户里最早离开的知青,是下乡不到两个月就参军入伍的两个男生。他们走后,集体户逐渐稳定下来,大家都在暗中努力,好好表现,争取得到贫下中农的好评,有机会时也能被推荐返城。下乡一年后,孙敬山、邱德祥、衣华、隋淑珍等一些知青一般农活都能拿得起来,与社员们几乎不分上下,成为生产队主要劳动力了,在社员心目中威望很高,深得好评。
1969年底,有知青招工回城的消息传来。像一块石头扔进水面,大家的心中都被击起涟漪,表面上谁都不说什么,也都在心中盘算着:第一个招工走的能是谁,自己得排到哪年月。在地里干活休息,我们常坐在地头边山顶上,望着层层叠叠的高山,常想道:“我们什么时候能飞出大山去啊!”
春节过后,招工真的开始了,大队分配给我们集体户一个招工的指标。经生产队贫下中农讨论,大队研究通过后,决定推荐户长孙敬山回城。听到这个消息,大家既替他高兴,也不免有空虚怅惘之感。生产队的决定是公正的,大家都没意见,可我们集体户以后可怎么办呢?又不能留他当户长而不让人家走啊!一时间人心惶惶,我也回家住了一阵子,休整一下身心。
但是大家很快地调整好了心态,这毕竟是好事,说明知青只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认真改造思想,一定会有发展前途的!祖国不会忘记我们,人民不会忘记我们,党中央毛主席不会忘记我们!大家更加干劲十足地参加劳动,热情满怀地开展文化宣传活动。集体户里的管理就得靠小邱出头了,我们安慰他:“别灰心,下一个就轮到你了,好好干!”他是个有心计的人,嘴里不说啥,心里在暗暗使劲。果然没过几个月,他和另外几个男生也被生产队推荐招工,返城工作了。
这一来,一方面,人心更加不稳了;另方面,大家也更有希望了,说明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贫下中农是公平的,只要勤奋努力,梦想总会实现的!想清楚这一点后,大家又精神焕发地投入到生产劳动中,相信自己的机会就在前面!
刚一入秋,冬梅、隋淑珍、小丽、刘晶霞等人先后被招回城,到医院作护士。她们都是卫校护士专业的学生,学有专长,被优先推荐录用。看她们整理行李要回城了,我们心里酸酸的,但更多的是为她们高兴!
没想到半年时间,集体户就剩下我们三个人了。虽说走了那么多人,毕竟我们这铁三角还都在,心中还有依靠。天很快就入秋转凉了。我们几人回家取棉衣,回到户里后得知,矿子弟小学需要老师,衣华、徐萍都在这所学校里当过代课老师,这次的招工条件与她们正相符,生产队就推荐了她们招工回城当老师。她们听到这一消息也喜出望外,急忙整理东西办手续,准备走了。
像一个闷雷把我炸昏了,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反应都没有了,不知该喜该悲。她俩也不知该如何劝我,只好说:“你跟我们一起走吧,回家去再想想办法。”我此时只知道不能自己一人留在集体户,我顶不起这么大的房子,无论如何得跟她们一起回家!
回到家后就大病了一场,浑身到处生疮鼓疖子。脖后鼓完,背上鼓;背上鼓完腰上鼓;大的消去小的鼓;吃药打针也顶不住。一天,妈听说市里有个老中医的偏方能治这种病,就带我去找到那位老先生。他说,这是急火攻的。好在鼓在外面,能看得到,还好治;要是火攻内脏,就说不定得什么病了。他给开了三付药,嘱咐道:“这药吃了要发点汗,要忌住口,不能吃辛辣的。”回家后,按老先生的意见,将药服下后,就盖上被子躺下想睡一觉。可刚要睡着,肚子一阵痛,要上厕所,就急忙跑去公厕。服药后身上刚出透汗,出来让风一吹,浑身开始出红点,又痛又痒的。原来药里有芭豆,服药后要泻肚才能泻火。这几付药吃下后,果然再也不鼓疮疖了,没想到又添了新病,妈说是荨麻疹,还得继续治疗。
入冬后,我身体的病渐渐好了,但心理的病在悄悄加重,这是谁也没注意到的。眼看一年又要过去了,就这样在家呆着总不是办法呀。爸说:“你回去上大队找一下领导,看看你这种情况能不能特殊照顾一下。”我不想让爸妈为我难心,就自己回乡下了。
下车后,我直接去到大队长家。大队长对我较了解,平时回家回来时路过他家我们常去坐坐,他家宋嫂子对我们很好,几个小孩子很是热情,姐姐、姐姐地叫个不停。我这次来是求救的,一进屋,没开口眼泪就下来了。大队长很清楚我们集体户的情况,宋嫂子也说:“让一个女孩子怎么去守那大空房子?快想法让她也走吧。”大队长说:“今年已没有名额了。招工的两个指标给了你们户,招生的指标给了三队集体户一个,给了在乡的青年一个。就得等明年再说了。可现在怎么办呢?你回家等着也不好,不在乡下,有了指标给你了别人会有意见的。你不如就去大队小学代课吧,学校离我家不算远,你就和我老妈住在一起,你看行不行?”大队长已为我想好了办法,我眼前有亮了。
很快,我搬到大队长的老妈家住,开始去大队小学当起了代课老师。
第二节 大爱无疆三冬暖 孤雁蒙恩心难安
大队长家共哥仨,他是老大宋文玉;老二宋文安是大队会计,老三是一队社员。他们的老母亲已六十多岁,单独住在大队长家旁边,老人家的挑水、劈柴等重活由哥三人轮流做。这是个典型的农村老人,脸色发黑,满脸皱纹,脑后挽个发髻,腰身微弯,裤脚扎着腿带,裹过的小脚,穿着自家做的鞋。老人话不多,就是默默地干活。我住在她家,她很实在地欢迎我,虽没有更多的话语,但我从她的神态上能深深地感受到她的热情。
每晚我还睡得正香之时,就听到外屋厨房里的拉磨声;等我起床时,老人已把煎饼烙好、小豆腐做好了。我吃完早饭,她把我要带着的午餐已装进饭盒、包好,我放下碗,穿好衣服、带着饭就走,什么家务活也不用我干。吃水还是他的三个儿子轮流挑来,隔几天就有一个儿子来把烧柴劈好,整齐地码在院中;还有什么活我就不很清楚了,但我知道每早是老人自己推着磨杆在拉磨。时间一长,我很是于心不忍,儿子照顾老妈,这不为过,而我一个身强力壮的人在这吃闲饭怎么能说得过去呢?可是从我住进以来,从没有一个人提到口粮,没一个人提到生活费,也没一个人提到家务活的事,即使铁石心肠也要感动的。可我偏偏又是那种眼中没活儿的人,想不到自己该干什么。
一天,一大早,老二又来挑水了。我很不好意思地说:“有我在呢,以后不用你们挑了。”他笑笑说:“没什么,有我们呢,不用你干。”我说过了就要有所表现,不能说空话呀。第二天一大早,抢在他们没来前我先下手了。我挑着水桶走到井边,用扁担钩把水桶伸进井里,用力一摇晃,水没打上来,桶掉进井里了。天还没亮,井里黑黑的,看不清;想求助别人,看看周围,也没人出来。急得我在井边直转,好半天终于来了一个挑水的大爷,没用我说啥,就帮我把灌满水的桶捞上来,并把另一只桶也打满了水。我感激不尽地直道谢,老大爷只是笑着,不说什么。我心情舒畅地挑起来就往回走,可没走上两步,一下子滑倒了!农村的水井边在冬天被冻成大冰坡,厚厚的冰面很滑,我穿着一双皮鞋,底子本就滑,加上我一大意,蹭地一下子就滑倒了。这一跤摔得很重,后面的水桶摔出的水把我从头灌到脚,我垂头丧气地挑着空桶回到家,水没挑成,水桶也摔坏了,棉衣湿得不能穿了,班也不能上了。
六十年代的山区,农村人家有一对木箱子就是高裆家具了,一副铁皮水桶要十多元钱,一个棒劳力半个多月的工分才能挣出来,还得是收成好的年景。我们五队十分工能关五角钱;一队稍好点,十分工也就关七八角钱。大队长家在农村算是劳力强、生活好的人家,但再买一付水桶也不是很容易的。我闯下这么大的祸,造成这么大的损失,他们没一人有半句怨言,什么都不说,把摔坏的桶又修补好了继续用着。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逞强抢活干了。
第三节 抑郁寡欢难入境 辞别乡亲情难断
从大队到小学有二三里路,沿着沟膛子往山里走,两边山上的树木在严寒中冻得咔咔作响,无论穿得多厚都能冻透。我捂着双层口罩,围着大厚围巾,只露着两只眼睛,每天机械地来来去去。路上偶尔遇到过路行人,都是些淳朴善良的社员,无论多晚都不会遇到坏人。教师本不是我喜欢的职业,现在对我来说,无可选择,这就是最好的安排。只是伙伴都走了,我心情郁闷,情绪低落,似乎对外界环境没大反应。
学校里有四五个老师,一个老师有时要同时教几个班上课,这叫“复式课”。校长王双平安排我教二年级的语文、数学课,并告诉我,有问题随时与老师们研究。我这时极不愿与人交流,就自己琢磨着备课。农村孩子们看一个女知青作他们的老师,很新奇,很热情,有事没事地围着老师找话说;老师们对我也很客气,很友好,可是我跟谁都没有话,整天机械地上课、看书、写教案、批作业。没事时就跑到操场前面的小溪边,呆呆地望着冰封的河沟山谷,不知所想。看到老师们说说笑笑,学生们蹦蹦跳跳,我没反应也不理解,他们在笑什么呢?有什么好笑的?后来猛然发现,我不仅不能理解别人的笑,自己也不会笑了!孤僻、郁闷、封闭,抑郁症的特点都体现出来了。
我的情况大队长看在眼里,没用我自己说什么,年底前,大队长告诉我说:“有一个招生的名额,是上师范院校,你愿意去吗?”如一根救命稻草,不管什么学校,只要能离开农村就行。于是,我办理了招生手续,通过了政审,参加入学考试,于1971年春天,走出了农村,走进了学校。
离开农村后的一个元宵之夜,望着窗外明月,想起第二故乡,想起那里的父老乡亲!
元宵遥想
西大坡的白雪, 怕已蒙上了最高的山巅? 那坡后的核桃树, 想必已披上银丝般的衣衫。
今晚的月光下, 山腰定围着迷离的银霭, 那寂静的家园, 笼罩着欲散的炊烟 。
浩瀚的夜空, 群星似凝望游子的眼 , 如织的月光中, 交汇着远方的期盼。 大山里的微风 , 传来乡亲的呼唤; 那潺潺的溪水, 流淌着亲人的思念。
愿这元宵之夜, 我们在梦里团圆!
曹队长曹嫂子, 于大娘于连海大伯,刘嫂子刘明温副队长,焉大爷焉大娘,初大爷初大娘,张凤鸣大叔与张婶,马大哥与马嫂子,小李哥与李嫂,王永贵与大凤、二凤、小李子、小于子,老靳哥与老兵,大队长一家人......如大山一样朴实宽厚、勤劳智慧、正直善良的父老乡亲,他们正如伟大领袖毛泽东所说:工人农民手上有老茧,脚上有牛屎,但他们比知识分子更纯洁、更伟大!
这片土地滋养了我们青春生命的成长,让我们变成一个能自食其力人、能为社会有所作为的人!这段经历,在我们心中凝成了深深的农民情结——爱农村,爱农民,爱田野! 再见了,我的父老乡亲!再见了,我们的第二故乡!
大地是你的胸怀, 那样厚重宽广, 那样纯情善良。 拥抱着他乡儿女, 展开你无私的臂膀, 给他们生存的法宝, 奉献出生命的营养。
河流是你的血液, 饱含养分,热情豪放, 奔腾不息,源远流长, 用那无坚不摧的力量, 荡涤着污泥浊水; 似母亲甘甜的琼浆, 哺育着青春生命的成长。
长满老茧的大手, 挑战着河谷山梁, 描绘出锦绣河山, 将百花酿成蜜糖。
手中执掌着千沟万壑, 手下是勤劳智慧的流淌, 手心凝聚着雕塑家的执着, 手指编织着创造者的梦想。
那微弯的腰身, 扛起千仞高山, 将万钧雷霆抵挡。 承担着时代的重托, 风雨中稳如磐石, 坚定地引导着前行的航向。
是后羿射月的勇敢, 是愚公移山的担当。 即使T形台上的倩影, 也难比这地球雕塑家漂亮!
2016年集体户同学与宋大队长的儿女(左右两侧)相聚憨憨孺子牛,堪当家国忧! 百花烂漫时,何处寻花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