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两个人的关系更亲密,其实很简单
前些天去婶婶家做客,正巧碰上弟弟、弟媳出门去弟媳外婆家吃饭。
本是场高高兴兴的聚会,结果婶婶突然来了句:
“这俩傻子,一天到晚去别人家吃饭,自己家么不待。”
此话一出,弟媳的脸立马黑了下来,头也不回地出了门。
婶婶则一脸诧异地问我:
“她这是怎么了?我的意思是他们总去,会不会打扰老人家,毕竟外婆年纪也大了。”
我一脸无奈,这不是好好的话吗,怎么就不能好好地说呢?
生活中,这样的情形可能还不少。
明明想要表达关心,出口却成了责备;想要请求帮助,却忍不住先抱怨两句对方的不是;明明可以温和地讲述,张口却是咄咄逼人的反问、抬杠……
原本大可以好好的交流,却往往因为没有好好说话,反而变了味,导致关系疏远。
01
分寸
其实,语言很多时候就像是“无门槛的施暴工具”,语言暴力并不需要成本,更不耗费力气,但它却能化成锋利的刀刃,对人造成隐秘而持久的伤害。
有次公司聚餐,当一位来自农村、家境比较贫困的实习生,不懂吃毛肚需要七上八下时,一位某一线城市的本地同事,惊讶道:
“哎哟,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
后来实习生对端上来的活苗好奇,询问这“带着土的豆芽”该怎么吃时,这位同事又纳闷道:
“哎呀,你到底有没有吃过火锅啊?”
大家纷纷看向了她们,同事不以为意,实习生羞得红了脸,再也没有发话。
其实我能理解同事并非有意,毕竟你我在遇到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时,根本无法理解那是他人从未有过的体验。
但一味忽略人与人之间见识的差异,以至于伤了人,依然是分寸感缺失的体现,即使并非故意。
或许有人会说,是听的人太敏感了吧?
的确,在遭受语言暴力时,我们应该“左耳进右耳出”,不能用别人的语言判断,来定义自己的价值。
但同时,语言也不是“给受害者定罪,给施暴者开脱”的工具。
不要放在心上的前提是,说的人首先要“三思而后言”,尽量用更温和委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那些习以为常,实则却带有些许恶意的话语。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关系的亲密与否,其实也就体现在这一来一往的分寸之间。
02
体谅
而在这个时代发展的滤镜之下,忽视见识上的差别已然成为一种下意识的行为,如果没有入微的观察能力,其实很难意识到这样的差别。
记得智能机刚出来那会儿,有次我妈拿着手机,问我朋友圈怎么发,我下意识地不耐烦道:
“你自己看啊!”
当时我妈的回应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她像个做错事的小孩,小心翼翼地拿回了手机,然后近乎自言自语地说道:
“怎么每次问你态度都不大好呢,我不大懂啊。”
然后我才意识到,她的不懂被我下意识地忽略了,因为对我来说这是简单不过的事,可对她这个新手来说的确是老大难。
而这种忽略,甚至是从我们骨子里自然散发出来的,就像我们会忽略有人从未坐过地铁,有人不懂手机如何挂号,有人从未用过智能马桶......
对比他们,我们好像什么都知道,也正因为我们什么都知道,所以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出现那些荒诞的优越感,然后流于言表。
可说到底,我们并不比他们聪明多少,我们只是比他们知道的早而已。
罗翔曾分享过一段话:
“任何一个人都没法画出一个完整的圆,我们不应该带有一种见识上的优越感,去嘲笑那些不懂的人。”
而那些不懂的人,又往往是一些内心敏感的人,或因为社恐不敢问,也可能因为成长环境压抑不敢尝试,又或者因为担心给别人添麻烦......
如果他们,因为我们无意识的一句话而感到自卑,那真的足以让人内疚。
都说刀子嘴豆腐心,说话不过脑心是好的,可刀子嘴也会伤人,心上已然被插了刀子,也就不可能因为不是故意的而变得不疼。
我也相信很多人“不好好说话”,都不是本意,或习惯,或情急,但在所有亲密关系里,我们都应该学习的一件事是:认真聆听彼此的需要,用爱和宽容体谅对方,而不是被一时的情绪所操控。
03
好好说话
看过这样一个视频:
一位老师拿出一张白纸,折了一下,问孩子们:
“它还平整吗?”
然后继续揉搓,并说:
“你真难看!”“你长得真丑!”“我们很讨厌你!”
最后对纸说了声对不起。再问孩子们:
“它还是原来那张纸吗?”
然后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千万不能做那个“揉纸团”的人。
的确,语言是有力量的。
一句无心之语,可能拯救某个人,也可能毁掉一个人。人的内心也如同一张白纸,一不小心弄皱了,哪怕尽力抚平,也很难恢复成最初的样子。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或许经常诧异,关系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转变的,根源或许也就在于那一句句无心的话语,变了味的关心,不自知的优越感以及那些被忽略的难处。
诚然,我们无法堵住别人的嘴,但我们可以管好自己的嘴。或许你无法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但我们至少可以用一句温暖的话带给别人美好与力量。
语言是大自然赋予我们沟通的道具,而非任意伤人的利器,喜欢就说喜欢,生气了就告诉对方为什么生气,做错事就诚恳地道歉,不要阴阳怪气,不要总让人猜。
相识不易,相处更难,千万别在奇奇怪怪的问题上消磨爱意了,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