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偏见|被暴露的恐惧才是你不承认的理由

2019-03-26  本文已影响0人  兮吱

宁走万金求医路,不喝一碗救心汤。

说的是大多数人对心理学的态度。

从我大学阴差阳错被调剂到心理学后,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这种奇怪我更愿意用我身边的一个例子告诉你。

  如果我将身边亲戚们的交流用一个群来比喻,那这个群里的人都是很熟悉的,谁家姑娘做什么,哪家儿子结了婚,甚至连夫妻吵架这种私下小事,都能被一群人飞快知道,颇有种乡村爱情里家长里短的错觉。

  姑父家有一个女儿,我称之为A,A看起来沉默寡言,甚至连父母都不愿交流,邻居来了也不打招呼。

  A并不是从小这样,而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愈发自闭。

  用群里亲戚们的话来说,这孩子有抑郁症。

是的,你没看错,这是心理学至今还不被人理解的理由,好像所有的不开心和不爱交流,都被归结为抑郁症

  我先给出一个简单的百度百科解释:

  A心理存在问题没错,但并不是抑郁症,而是由于从小和父母沟通过少,导致的心理隔阂,连带着也不喜欢和同龄之外的人接触。

  由于条件限制,对A我并没有进行专业的心理测量,并不能在这里给大家一个明确的解释,说出A所存在心理问题的学术名称。

真正的心理疾病结论,都是需要专业的测试和足够的标准才能给出诊断的,像大家网上经常看到的小测验,可以娱乐用,但不要将它当成事实

  这是我想告诉你的第一件事,下面我们再看后面的事。

  A父母很忧心女儿的心理问题,但每当他们表现出想要给女儿看心理疾病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给出一个反应:

  看心理医生的,一定心理有病。

  你们女儿除了不爱说话,也没别的事情,乱花那钱干什么?不如买点衣服。

       “心理有病。”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句话好像成了一个衡量人的标准,你心理有病,我得离你远点儿。

  我想了很久,也不知道这段话背后藏着多少含义,我更疑惑的是:

  人们会在手上刮开一个口子的时候,去寻找酒精杀毒,包扎,检查伤口。

  那为什么在心底有了无数条流血的裂缝,都没想过去缝补一下呢?

        我将这称为被暴露的恐惧,理论上,心理上的暴露,比生理上的更让人难堪。

  但手术台上谁不是一丝不挂的?

  生理上能接受,心理上为什么就不能呢?

        怕死,就去正视它,人本身就是一个有恶有善的生物,我们并不需要恐惧敞开心扉的自己,会与他人不同。

  尽管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这样认为。

  我在心理咨询室实习时,见过很多将孩子送过来治疗的家长们,他们会因为孩子感冒咳嗽焦虑不安,对心理咨询的态度却将信将疑,甚至很少去注意孩子不经意的动作表情。

  按照对人体伤害的角度来讲,心灵上的伤害才是最严重的,但很多人都放错了重点。

  事实上,能意识到孩子有心理问题,并将他们送过来治疗的家长,已经算是好的了,更多的还是我上面提到的A的父母,他们的态度才是很多人面对心理问题的常态。

  我看了很多例子,最后将大家对心理学的态度归结为两大类。

       不屑却恐惧。

       好奇却误解

  这是一门古老又新生的学科,我并不想用专业的术语去告诉你们心理学的定义,我是一个写手,喜欢用故事说话,还原社会的真相。

  每一门学科都是神奇的,它们在最初也被否认误解,最后被大众接受。

  我想做一个不专业的推动者,让心理学尽快的撕开神秘,走到人们的日常中。

       只有撕破伪装,才是它真正的成熟

  早发现,早治疗。

  不需万金求医路,只要一碗救心汤。


  兮吱,一个误入心理学的不专业写手,写真说假,你自分辨。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