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自己拥有持续的动力?

2021-08-14  本文已影响0人  职业规划师郑凯

间歇性踌躇满志,但从来没坚持下来,这是很多职场人的真实写照。

就拿减肥这件事来说,我自己深有体会,前几年BMI显示超重,下决心准备减肥,心理也做好了准备,行动上也做了计划,这个计划是每天跑5公里,晚饭不吃。

后来没坚持两天,就受不了,太痛苦了,跑完一次5公里基本上筋疲力尽了,而且特别饿,忍不住又点了份外卖,一个月下来,没跑几次,体重反而上升了。

这种循环持续了好几年,断断续续,毫无结果。

偶然的机会,认识一位有健身爱好的朋友,给了一些建议,经过实践,确实瘦了一些,也没反弹。

今天的分享主题不是减肥,所以只会笼统说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深入沟通啊。

他跟我说,减肥的第一步不是运动,是饮食调整,也不是不吃或不吃饱饿着,而是调整结构,让身体的内循环达到高效运转,这样才能产生自消耗。

第二步是适量运动,循序渐进,二十一天是一个循环,让身体形成一个记忆,比如以前想跑步,就一定要全程不停歇的跑完5公里,下次自己都害怕了,可以采用“法特莱克跑”,这样效果一样的,压力没那么大,也可以从2公里或者3公里开始。

第三步是力量训练,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

为什么经过指点之后,我能坚持下来呢?

首先从本质上,我在工作中很愿意尝试新的方法和工具,对别人提出的方法也愿意一试。减重后,整个人都会变得精神,身体也健康,在这件事上,也不怕再重复一次,这是当时的心理状态。

其次,我觉得这次坚持没那么痛苦,稍微忍忍也能接受,心理上和身体上的压力少了很多。

最后,坚持一周后 ,我竟然看到很明显的效果了,真的瘦了3斤,然后跟朋友说,他会继续鼓励我。

然后,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下,如果有人告诉你,你减重10KG就给你10万奖励,我相信大部分小伙伴也能达成目标。但是有一个不同的是,拿到奖励后,可能很快会反弹,而且没有下一次的奖励,依然不会坚持。

这就是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的区别。

在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叫德西效应,也就是在个体在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兼得的情况下,不仅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让动机减弱。

如果一项活动是能让人愉快,那就不要提供物质刺激,否则在人们心中,这项活动的吸引力 就降低了。

转到个体维度上思考,为什么只能间歇性踌躇满志呢?因为你总想找到让自己坚持下去的外部动机,哪有那么多人关注你,哪有那么多的外部持续刺激呢?

成长本来就是不断找寻自我,突破自己的过程,动力的来源一定要多从内部挖掘。

在德西教授的研究中,总共发现三种影响一个人产生内部动机的重要因素,分别是自主权、胜任感和社交关联。

1、自主权,选择带来内部动机

什么是自主?就是开始做一件事之前,不要给自己过多的约束,如果开始减肥,这不能吃,那不能喝,能有几个坚持得下去?

我们要尽量不打破原有的大习惯的前提下,去从做一些细微的调整开始,比如说,肯定要吃饱把,饿了怎么有力气减肥,那刚开始就只调整饮食的种类,在量上不做调整,这样不就坚持下来了吗。

这中间内含着两种选择:按照原来的饮食结构,饭量减半;或者调整饮食结构,饭量不变。

大多数为了减肥的目标,肯定会选择后者。这就是一种选择。

在工作中,很多领导也会采用这种方法激励下属,比如最近团队的方向感不强,他会把近期及未来需要做的事情罗列成一张表格,然后让下属自己主动站出来认领任务,如此一来,这些任务虽然不得不做,但由于不是上司给自己的,而是自己主动领取的。

所以在具体的执行 过程中就不会产生太多的阻力,完成任务的动机从外部的压力驱使转化成了内在驱动,内在动机了。

2、胜任感,成功是成功之母

一下把目标定得太高,望尘莫及,谁还去努力达成?

小步成功,才能积累成大成功。

胜任感是我们感觉自己有足够能力从事某一项行为,并且还能取得不错结果的自我认知,在胜任感的驱动下,我们就会对这件事感兴趣,会对这件事进行刻意练习。

开始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只要一个月瘦个5斤就可以了,结果一周就瘦了3斤,那我还不得拼命完成剩余的2斤吗,这就是胜任感的力量。

3、社交关联,归属感下的增强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似乎这句话总是能激励人。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在坚持做一件事的过程中,场域很重要,比如在大学宿舍,其余三个同学天天玩游戏,你独善其身的概率很小。

所以,我们要找到这种氛围,前面我说有一些减肥结果就会跟那位朋友说,这就是一种场域。

如何让自己拥有持续的动力?

一定是从激发内在动机开始。

然后给予选择的自主权,设计胜任感和引导社交关联。

这个方法,不管是针对个人还是 团队,都是有效的,期待你能变成更好的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