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史记》(七十一)张耳、陈余
29.张耳陈余列传
张耳 (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02年)
魏国人,年轻时做过信陵君的门客。
张耳后更名改姓,流亡在外,看中了富豪家的女儿,于是美女抛弃平庸的丈夫嫁给了张耳。
张耳因此不再贫困,广泛交游,在魏国做了县令,刘邦还经常去做客。
陈余 (?-前204年)
魏国人,爱好儒学,也娶了个有钱人的女儿。张耳年长,于是陈余把张耳当爸爸一样服侍,二人成了刎颈之交。
陈余后来秦国灭了魏国,张耳、陈余被通缉,两人更名改姓,逃亡做了门卫。一次,陈余被小吏欺负,准备反抗,张耳上前一脚,说,怎么连这种小委屈都忍受不了呢?
陈胜吴广起义,两人前去投奔,劝陈胜不要自立楚王,应该去拥立六国后代,这样给秦国多树敌,咱们才好发展。陈胜不听,自立为王。
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
陈余张耳就跟着陈胜的老朋友武臣打下赵地,两人劝他,陈胜杀功臣,亲小人,不如您自立为王。于是武臣自立为赵王,陈余做了将军,张耳做了丞相。
陈胜大怒,本想讨伐,但是听了劝,软禁了武臣的家人,还封赏了张耳的儿子,好让他们安心对付秦国。张耳、陈余看穿陈胜心思,反劝赵王不要伐秦,而应该扩大地盘,于是派韩广夺取燕地,李良夺取常山。
韩广顺势就做了燕王,赵王当然不能忍受小弟和自己平起平坐了,去要个说法,还被燕王抓了。赵国派使者前去交涉,结果都被杀了。
直到有个小兵,自告奋勇,前去游说。见燕王说,你们不放赵王,张耳、陈余可高兴坏了,杀了赵王更好,这样他们就能顺理成章称王,然后打着为赵王复仇旗号讨伐你们,这可就危险咯。燕王觉得在理,于是放了赵王。
而李良平定常山,秦国这边就想招降他,他犹豫不决,正巧遇上赵王的姐姐的仪仗队,浩浩荡荡,李良还以为是赵王本人,于是跪地迎接,赵王姐姐就派了个士兵前去答谢。李良气不过,追上去就杀了他姐姐,转头率军进攻赵军。赵王还不知李良已经叛变,没来得及准备就被杀死。
张耳陈余跑得快,收拾残军,得5万人,拥立了赵王的后代。陈余还打退了李良,李良就投奔了秦将章邯。
章邯荡平赵国,张耳一路败逃,向陈余求援,陈余估计自己兵力不足,不敢前往。一连几月,张耳大怒,怨恨陈余。陈余说,我去不是同归于尽吗?但还是派出5000人前去营救,都被消灭。
正好此时,项羽破釜沉舟而来,一路击溃秦军,张耳得以解救。张耳、陈余一见面,互相就骂,陈余扔下公章说不干了,张耳还真就捡走了,陈余就带了几百个亲信下野去了。
前206年,项羽封张耳为常山王,把赵王改封为代王。陈余只被封了侯,气的半死,于是煽动田荣,打跑了张耳,重立代王为赵王,自己做了代王。张耳投奔了刘邦。
前205年,刘邦讨伐项羽,想联合赵国,陈余说,行啊,你杀了张耳,我就来。刘邦就搞了假人头蒙混了过去。结果刘邦在彭城被项羽打败,陈余也发现张耳没死,于是也背叛了刘邦。
前204年,张耳和韩信与陈余作战,陈余、赵王被杀,刘邦就封张耳为赵王。
前202年,张耳去世,儿子张敖继任赵王,刘邦还把大女儿鲁元公主相嫁。
前200年,刘邦途径赵国,赵王亲自服侍,态度谦卑。刘邦席地而坐,态度傲慢。于是赵相贯高就煽动赵王谋反,张敖咬破手指说,你们怎么能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我先父是亡了国的,要不是咱皇帝,我怎么能有今天,求你们别说了。
前199年,刘邦又路过赵国,贯高派人去暗杀,没成。
前198年,有人举报贯高暗杀,于是赵王、贯高被捕,十来个人争相自杀,贯高怒斥,你们都死了,谁为赵王洗刷冤情,这都是我们的主意,跟赵王可一点关系都没。于是一行自戴刑具上京,都说,自己参与了暗杀,但跟赵王没关系。不管官吏如何逼供,鞭打火烧,都没改口。吕后也因为鲁元公主的缘故,为赵王求情。
刘邦愤怒的说,要是让张敖得了天下的话,还有你女儿什么事吗?
官吏上报供词,刘邦叹息道,真是个壮士啊。
贯高说,哪有人不爱惜自己家人,这可是要被夷灭三族的死罪啊,难道我会用亲人的性命去换赵王的吗?但是赵王真的没谋反,只有我们这些人参与了啊。
刘邦于是赦免赵王,又赞赏贯高信义,也给赦免了。
贯高说,我保住了赵王清白,责任达成。为人臣子,却做了谋反之事,哪还有脸面再来服侍您呢?就算您不忍心杀我,我内心难道不惭愧吗?于是自杀。张敖被释放,改封宣平侯。
前182年,张敖去世,儿子张偃因鲁元公主的原因被封鲁元王。吕后去世,鲁元王也被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