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1339天:信任

2022-10-09  本文已影响0人  我的职业生涯

#每日三件事,第1039天#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信任,互相猜忌的结果就是同归于尽。

从同心协力、同床异梦、同室操戈到同归于尽,根本就在于缺乏信任。

怎么构建信任关系呢?

第一,相互了解。越了解越信任。有一个小游戏,意思就是讲讲某年某月自己在某的故事。时间当然要特别重大,否则没人会记得住。比如2008年8月8日,这是奥运会召开的日子,大家都记得住。正常情况下大部分人都在看奥运会,有的人可能在现场,有的人可能在电视机前。不过,肯定会有一部分没有看奥运,他们有自己的故事。

根据乔哈里窗,共识区的扩大意味着大家共同知晓的内容就越多,沟通起来就越顺畅。比如同样是做财务工作的人沟通,就不用解释那些专业术语,因为大家都懂得。乔哈里窗用在构建信任关系里,就是我了解你的故事,你知道我的故事。发小、同学、战友之间非常信任,最大的原因就是大家的过去彼此之间都非常了解。

了解之所以能过构建信任,是因为这种了解可以预知未来。至少可以预知对方的行为方式是什么样的。

相互之间不了解的人,无法对即将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信任是我知道你肯定会这么做,或者是我知道你无论如何也做不出这种事情来。

信任就是你的行为方式符合对方的预期。

第二,专业赢得信任。还得看乔哈里窗,你的已知区可能正好是对方的盲区。毕竟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一个人的盲区是很小的。不管什么内容,只要经常看看电视、上上网,多多少少总会了解一点儿。如果你在某个方面特别专业的话,能够知道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根本原理,还能把一个小白讲明白的话。你也可以通过专业知识获得信任。对于技术问题,我更相信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对于商业,我更相信大中型企业的管理人员。因为他们更专业。

对于领导力来说,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专业能力。

第三,法律赋予信任。双方达成交易后,到底是先付款还是先交货,归根结底还是信任的问题。有国家法律做背书,大家签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就不用再纠结到底是先付款还是先发货的问题了。

信任,可以降低社会交易的成本。但信任本身是有成本的,而且很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