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空间散文读书

苏轼的密州:意气风发又肝肠寸断

2017-11-26  本文已影响812人  一点灯

1074年秋,苏轼送别了自己的好友陈襄,没过几天,自己就也离开了杭州。他希望能离自己的弟弟近一些,皇帝眷顾他,让他去了距子由仅仅百里的密州。就这样,他从杭州乘船北上,再乘马车,吱吱呀呀,一路红尘。

但等待他的,并不是兄弟团聚的喜悦。

密州,意气风发又肝肠寸断的密州。

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密州。

夜来幽梦忽还乡的密州。

渴望与怀念的密州。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到达密州,应该是在1074年的冬季。

已经三十八岁的苏轼似乎无心享受升职的欣喜。

在每一个命运向他露出微笑的时刻,总有一次重重的打击随之而至。

新中进士,就遇母丧;任职凤翔,期满回京,正准备大展身手,又遇妻死。

扶棺归乡,他将妻子埋葬在亡母身旁。

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生,一个代表着他的童年,一个意味着他的青春,此刻,一样与他隔着一方矮矮的坟墓。

坟旁,他亲手植松,据说有数万棵。

认识苏轼,我们是通过他的诗词,却不知年少的他却是以文赋和策论知名。而妻死之后,他却三年不作赋。

这一年,是1065年。苏轼29岁。

他和王弗的婚姻,仅仅十一年。

十年生聚,中间还要减去苏轼奔波求仕的几年。

十年离别,则是他四海奔波宦海浮沉的十年。

他被贬了,好歹皇帝心疼他,让他去了杭州。

杭州好不容易熟了,却陷入旱灾蝗灾饥荒的事务中,不得休息。

灾害终于过去,好友陈襄却要走了。

然后,自己也离开人间天堂杭州,去往荒凉破落的密州。

初到异地,总会感觉寂寞,孤独,凄凉吧!

此时,就会愈发怀念过往,过往的那些人。然后,些许温暖。继而,更大的凄凉。

终于,一个夜晚,他梦到了她。

悠悠生死别经年,不见魂魄来入梦。

除了这一个夜晚。

她没有走来,而是他走了回去,回到了二十年前。

二十年前的那些个早晨,王弗就是这样坐在窗前,对着铜镜,盥洗梳妆。有时,她还会问苏轼:如此,你看如何?

这个早晨,苏轼又悄悄地来到了她身后。

她嫣然回眸,泪如雨下。

如果不是你的眉眼,还是那样明亮,倔强,深情,我怎么敢相信站在我面前的竟然是你?

这十年,你究竟都经历了什么?

是什么让你变成了这样,满面风尘,两鬓白霜?

没有我的日子里,你过得究竟是怎样的凄凉?

她用眼泪问。

十年。

死去的你躺在千里之外,一方孤独的坟墓。

活着的我奔波在仕途之上,起起伏伏。

我想你。

孤独之时,愤懑之时,我想你;

欢喜之时,悲哀之时,我想你。

但我见不着你。

我终于见着你,你的容颜,还是那么年轻,而我……

是了,是了,我们已经生死永隔。

我再也不会真的见着你。

我只能看见那月,我们一起把酒问过的月。

或许还会有机会回到有你长眠的小山冈。

山冈上渐渐亭亭的松树陪伴着你,你不会寂寞吧?

但我知道,每当我望见月,就会想起千里之外同样沉默在月光之下的山,山上的松,松下的你。

曾经如此,以后也将如此。


但苏轼毕竟是苏轼,儿女情长不是他沉沦的借口。

作为地方最高长官,他很快就做出了政绩,百业兴旺,百姓和乐。

应该是在1075年的冬季,已经四十岁的他忽然像一个少年一般意气飞扬。大概是志满意得吧,他骑上骏马,牵上猎狗,带上猎鹰,还有一群官吏和百姓,浩浩荡荡地往山中打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狼。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是否有挽弓射虎的壮举我们不必细究。我们只要知道此时的苏轼已经消除了人生地不熟的凄凉,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父母官,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百姓感激,钦佩,也感觉到苏轼这个官和别的官不一样,没架子,不摆谱,所以愿意跟着他玩,倾城而出。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这是苏轼老师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苏轼就是这样为百姓之乐而乐着。

但别人只看见他痛快喝酒,挽弓如满月,射箭如流星,却看不到他内心的苦痛与渴望。

而对于一些人来说,苏轼的渴望是什么,是无关紧要的。古往今来,四海八荒,这样的人多了去了,算不得什么稀奇。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目的努力着,有用,你来,无用,你去,有害,你滚。

没有人会为一个年届四十的苏轼考虑。

正值壮年的他,却开始恐惧自己的衰老,害怕等不到期望的那一天。

先让他喝着酒,骑着马,带着百姓,好好乐一乐吧!还有更大的危机在后面等着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