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到底有多少种?细数我曾经写过的那些各类论文
如同一个农民之于土地,一个工人之于机器,一个高等院校的本硕博学生之于论文,都是安身立命之本,无论是毕业了的还是没有毕业的,或多或少都写过论文。
我国于1979年恢复学位制度,于1981年5月20日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每年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以及博士生需要和各类论文打交道。当是时,开科学春天之始,学位授予极严,例如恢复高校招生后的1978级研究生是1981年毕业并授予硕士学位的,但10708名硕士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的只有8665人,还有2043个研究生没有获得硕士学位,这在现在“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的大背景下是不可想象的。
虽然我写的论文并不是那么多,也并不令人满意,但是梳理分类我曾经过写过的那些论文,这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所说的论文主要是指理工科的论文,以专业性地表达某个科学领域中研究与发现。这种表达有确定的格式和体例,能够符合出版的标准。这个所谓的出版标准,如我的一篇SCI录用通知的描述为”for publication”,即以结果论是”a formal printed document”。在正常的学术界,能够印刷出来的出版物一般认为是一件非常严肃和神圣的事情。
从撰写能称其为“论文”开始,我所写的论文大概分为四类:“课程论文”、“报告论文”、“学术(研究)论文”、“学位论文”。无论以上哪种论文,对于写作者来说,共同点是都需要研究一个有学术意义的问题或主题,围绕着这个特定的问题或主题去收集资料,最终从一定的前提推论得到的结果以及发现,对事物做出的总结性判断。
专业论文从来都不是随意书写的,必须使用学术规范的语句和术语撰写。使用这些特定格式和术语式的主要目的是,能够使论文的阅读者更加快速地获取有用的信息。例如,论文都需要一个居中大写的标题,这样让读者能够快速地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查寻到目标论文,摘要和关键字也要类似的作用。
专业论文不同于非专业论文,专业论文的写作需要从已经存在的文献中引文,用来支持文中的论点和发现。这些文献需要在正文中以数字标记,然后以列表的形式放在文章结尾,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参考文献。对论文的作者来说,撰写论文的过程可以训练作者熟练地查阅文献,并从这些文献中寻找到对论文研究的问题或主题有参考作用的文献。
这四类论文的详细描述是:
1、课程论文
不同于前两类报告论文和学术论文,课程论文是指是在某门学科的课程学习结束后或者在学习该门课程的学期结束后撰写的论文。课程论文的内容必须是在课程老师的指导下,符合课程教学要求。因此,课程论文又被称为学期论文,通常在学期末撰写并提交。
国外是极其重视课程论文的。以美国大学为例,每门课一个学期一般要写3~4篇论文。为了完成论文,学生必须通过大量读书、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每门课程开课的第一天,老师就会告诫学生敷衍了事,不许抄袭,引用别人的话也要注明出处。凡是抄袭,一经发现,轻则警告,重则开除,严格要求。因此,由于平时教学的训练和理论灌输,美国大学生写论文很少有东拼西凑、蒙混过关的。
更重要的是,从本科阶段开始,国外很多大学将学术研究与写作纳入课程体系,例如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育学院专门设有“阅读和设计研究”课程,在这门课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和分析教育专业领域内的研究性相关文献,继而着手在课堂或学校实施数据收集如小规模的调查,然后形成专业论文。
个人认为,目前我国本科教学中的课程论文应该加强,而不是消弱甚至取消。有了平时良好的训练,撰写毕业论文时才会不慌乱。本科毕业论文的一地鸡毛现象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平时的磨练不足。用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办法,回避当下本科教育的问题,是一种消极的妥协。
2、报告论文
报告论文指在学术交流会议、科技交流会议上现场宣读或者是刊登在学术期刊上通讯或消息性的论文。它是一种非正式的论述性报告,是作者对自己的研究结果或发现进行总结性地陈述,有时可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论文形态,只是一则摘要。
撰写报告论文,作者不需要严格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者评估试验数据,只需要描述清楚自己的结论即可。报告论文与正式的论文写作的一个最大不同在于,前者应首先报告论文的主要结论,突出与目前研究现状的不同,简而言之就是用几句话告诉读者或者听众,作者到底做了报告者做了哪些有意义的创新工作。比如"虽然之前的研究发现投资者并不关心长尾理论所带来的收益,但在此论文中,我们将看到一定条件下长尾理论所带来的收益对市场意向所产生的影响。" 本人曾经写过很多报告论文,一般来说基本形同于一种阶段性工作的总结报告。
3、学术期论文
学术期刊论文又称研究论文,是发表在杂志或学术会议上阐明自己学术观点的文章,必须具备创新性、原创性和科学性等要素。其中创新性是决定研究论文是否能够被录用出版的关键,而原创性和科学性是一篇论文成其为论文基本的必须和必要。
学术论文需要收集与专题相关的各类资料,包括最新的和经典的研究成果。在撰写学术论文时,主要的工作是收集事实、数据和ideas等资料和文献,这些应该包括但不仅限于学术论文和书籍。通过学习和研究这些资料,对事实或解释给出新的推论和发现,或者对某个新的发现提供事实和数据依据。
根据国家标准GB7713-87文件的定义,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的知识和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学术论文以规范的文本、有力的数据和严密的逻辑来描述科学问题新发现和新结论的。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通常包括:
title(题目)、author(作者)、affiliation(该作者所属机构)、abstract(摘要)、keywords(关键字)、introduction(引言)、theoretical analysis and/or experimental deion(理论化的分析与实验描述)、results and discussion or conclusion(结果与讨论或结论)、acknowledgments(致谢)、references(参考文献)及etc(其他,比如附录)。
一篇学术论文通常论述的问题限定在一个相对特定的范围,它讨论的是比较狭窄的有学术边界的学术问题。
4、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毕业论文(学位论文,英文为paper、thesis或dissertation)是为了获得学位而撰写的论文,通常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个级别。其中尤以博士学位论文所要求的质量最高,是必须具有一定独创性的科学研究著作。博士学位论文是科学文献收集和利用的重点。
显而易见,学位论文也同样具备创新性、原创性和科学性,但是与发表在期刊上学术论文不一样,学位论文必须是独著,而期刊上学术论文可以是独著也可以是合著。当然学位论文和期刊上学术论文区别还有很多,例如因为系统性和篇幅性等等导致两者的格式和内容都不一样。
学位论文有严格的格式要求,内容庞大。通常而言,学位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前置部分包含封面、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论文创新点、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以及目录,而主体部分包含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分析、结论和意义、展望及未来的工作、参考文献、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致谢。
当然,对于博士学位论文最核心的内容要求是必须要有原创性的创新点,对硕士学位论文也有一定的创新性要求,而本科毕业论文则没有强调创新性的要求。但就目前从中国知网查询到的各级别学位论文来看,现在理工科的很多硕士学位论文越来越趋于创新性不强,类同于工程技术类的设计报告;而本科毕业大多仅仅是走走过场的注水严重毕业论文,乃至出现了“取消”的争议。很多的本科生论文写作应该说平时就是训练不足,到毕业时怨声载道拼凑一篇,不是不想写,而是写不出来。但从当代国外教育来看,别人家的大学里本科论文写作是很重要的,能够提升本科生的学科实践能力,受到规范的科学训练。
单就博士学位来说,博士学位论文需要有令领域专家信服的论点,强有力的论据支撑,符合逻辑的论证过程。其中,支持论点的依据十分重要。以理工科为例,那些通过实验或其他手段收集的数据往往是说服领域专家接受论文的核心之一,这所谓的“事实胜于雄辩”。而由于数据等论据准备不足,导致专家审稿差评的通见原因之一就是:“实验数据不足”,然后给出令人见之一颤的审稿意见是:“建议补充实验”。
此外,学位论文也十分注重实验的评价。而这些是报告论文和课程论文所忽略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报告论文和课程论文还算不上是真正的论文。在提交硕士或者博士学位前,申请者必须完成所有必要的实验。一般来说,一篇学位论文必须符合体量(通常说的多少字数)、格式、深度、创新性等要求,授予学位的高校或者研究机构都会有相应学位论文管理办法的文件。
从本科一路写过来,我个人觉得,同一学位级别论文撰写的难度序列是: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报告论文>课程论文。当然,作为不学位同级别文撰写的难度,一般是越高的难度越大。
所谓读书时需要“前沿眼界,人脉资源,项目经验,行业影响力”的获取不是凭空得来的,还是需要做好读书时的份内事水到渠成地得到这些结果,比如老老实实地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