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空间想法简友广场

面对孩子的恐惧

2022-09-17  本文已影响0人  鱼肚白2023

我们小时候也有这种体验,爸爸妈妈告诉我们“那个东西危险,小心碰到它”,于是,我们就会想象自己碰到它以后的种种危险,把那个东西看作是一个怪物。

而当我们后来才发现其实那个“怪物”并不可怕,只是因为我们把它想象成怪物,害怕自己受到伤害,懂得了也就不怕了。

孩子的想象比较丰富,认知又比较少,大人的一句话,孩子就会浮想联翩。

其实,孩子那种害怕的情绪,就是一种真实的恐惧。而这种恐惧,往往是一种对未知的想象。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中提到:恐惧的情绪不被理解和不被共情的做法,叫做“负强化”,只会让孩子消极感更强。

1.看见孩子的“恐惧”

当孩子不敢的时候,不要急于用自己的认知去评判孩子,更不要简单地对孩子说:不怕不怕,没什么好怕的。

美国儿科专家威廉·科尔曼曾指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直面让他害怕的事物,并且客观的进行处理。

我们家长要有耐心,陪孩子慢慢适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去让孩子直面恐惧,帮助孩子度过这个焦虑和恐惧。

看见孩子的恐惧,承认孩子的害怕,给予他们“懦弱”的权利,孩子才能从恐惧中走出来。


2.和孩子站在一起

用行动告诉孩子:大人搭积木也是会倒的,大人会犯错,孩子做不好也是正常的,没有关系。

让孩子的自尊得到保护,找到自信的力量,也是给了他一份勇敢的底气。

每个孩子的成长,自信都必不可少。自信,是一种来自于内心的力量。

给予孩子成长的勇气,让他不惧怕未知的想象,不怕难,不怕输,带领他走向未来。

当孩子说“我不行、我不敢”时,我们要透过字,看到孩子背后传递的声音。

给予他充盈的爱,无条件地接纳孩子,他才有信心满满地走向未来。

如作家毕淑敏所写:

孩子降临世上,家是包裹他的蛹壳。

在爱中长大的孩子,爱是她的羽翼,爱是他的长矛。

在爱中蓬勃成长的孩子,他看天下就比较勇敢,他看前途就比较光明,他看事物就比较冷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