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学:“中庸”的高效教学模式——对分课堂
今天是在上海培训研修的第三天,整天的安排是“专题讲座+互动研讨+案例分析”,来讲课的专家是张学新教授。由于魔都著名的早高峰,专家没能按时赶到浦东国培的课堂,参训学员都挺耐心。早就听说过张教授“对分课堂”大名,有期待自然不急躁。
张学新教授简介 张学新教授所谓对分教学,指的是通过重新定义课堂,重塑师生关系,系统贯彻了四大经典学习理论和三大现代教学理论,融合多种教学法的优点,构建的以课堂时间划分出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为形式的,以“精讲留白”为原则的,实现了“教法”、“学法”对立统一的一种本土原创、普适易用的新型教学模式。
所谓的“中庸”,指的是它既非“以教师为中心”,也非纯粹的“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整合两大理念,适合中国教育现实、本土特色鲜明的中庸课堂。
拙学:“中庸”的高效教学模式——对分课堂 “新高考”国培研修日志(3)张教授从教育改革的背景说起。
教育强国需要满足创新驱动和创新性发展的人才支撑,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落脚点在于促进创新性学习。课堂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最后一公里”,如何让传统课堂发生实质性变化,有效促进创新,是一个根本性的难题。自主课堂、高效课堂、翻转课堂、慕课等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尚未得到公认的预期的效果。基于此,2014年,张学新教授在深入研究,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对分课堂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基于创造性学习的原则和渐进自主原则,从心理学原理出发,重构课堂教学过程,以层次递进的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个过程,为创新教育提供新的路径。
对分课堂的讲授是“精讲—留白式”讲授,聚焦于知识结构的重点和难点,把细节留白给学生,要求学生在内化吸收和讨论中完成。给我以很大启发的是,“对分课堂”的讲授不同于传统讲授。 “精讲—留白式”讲授中,教师并没有给出知识结构,而是学生在教师讲授的过程中,自主地去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重在学生听课过程中的建构过程。 对分课堂的讲授强调“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基础、动机和能力确定知识结构所涵摄的学科内容及其总体难度,确定诠释知识结构的材料。学生理解和接受诠释材料的过程,是按照学科体系的要求,自主地形成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学生加工整理出什么,就是什么。学习是学生“自己”的“未竟的事业”,它激励着学生当下和未来的探究活动。
张教授很形象的说“新内容永远从讲授开始”,“绝不预习!!!”,“引导学生自己爬到半山腰”……都让我耳目一新。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按照“对分课堂”的理念,教学可以把核心知识点和问题结合起来,真正实现“效率与能力的对分”,精讲与留白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渐进自主的探究性学习。
按照张老师的话来说,对分是“我赠予你一半的真理,另一半真理激发你来发现”,对分,是主动发现学习和被动接受学习的对分。是高输入,强反馈的学习。
早上,张教授留了十五分钟时间互动研讨,气氛很热烈,学员们纷纷把学习中产生的问题疑惑和经验心得分享。
听起来很有道理,看上去很美,期待着我能有机会去深入实践。
下午,张教授继续“素养与成绩齐飞”(对分课堂)的话题,以两节课教案和视频为例(小学数学、语文),用脑科学和学习科学的理论,来和参训学员做了案例分析与分享。使参训的学员对“对分课堂”有了更直观更直接的认识。
(详细的“对分课堂”介绍于下文图片,并附微信公众号链接,感兴趣自行了解)
拙学:“中庸”的高效教学模式——对分课堂 “新高考”国培研修日志(3) 拙学:“中庸”的高效教学模式——对分课堂 “新高考”国培研修日志(3) 拙学:“中庸”的高效教学模式——对分课堂 “新高考”国培研修日志(3) 拙学:“中庸”的高效教学模式——对分课堂 “新高考”国培研修日志(3) 拙学:“中庸”的高效教学模式——对分课堂 “新高考”国培研修日志(3) 拙学:“中庸”的高效教学模式——对分课堂 “新高考”国培研修日志(3) 拙学:“中庸”的高效教学模式——对分课堂 “新高考”国培研修日志(3) 拙学:“中庸”的高效教学模式——对分课堂 “新高考”国培研修日志(3) 张教授课件丘脑是大脑皮层活动的总开关,当一个孩子受到到批评甚至责骂甚至……的时候,丘脑就关闭了,而大脑皮层活动就是记忆和学习的,你明白怎么回事了吧?
张教授课件张教授说的是,提高成绩也是要刷题滴,明白了吗?
拙学:“中庸”的高效教学模式——对分课堂 “新高考”国培研修日志(3) 拙学:“中庸”的高效教学模式——对分课堂 “新高考”国培研修日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