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章 有无相生

2022-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二到极致

一、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二、注释

斯恶已:就显出了丑。斯,就,则。已,句末语气词,表肯定。

相生:相互依存。

相成:相反相成。

相形:相互比较。

相倾:对应而存。倾,依靠。

相和:相互应和。

相随:相互跟随。

无为:不妄为,顺应自然。

不言:不用言辞,不用政令。

不辞:不为始。

有:占有。

恃:自恃。

居:居功。

是以不去:以是不去。去,离。

三、译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也就有了丑;都知道什么是善,也就有了恶。

所以,有无对立而生,难易相反相成,长短对比而显,高低对照而存,音声相谐而和,前后相随而至。这是宇宙万物永恒之道。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方式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教化众生。听凭万物兴起而不干预,生养万物而不占有,孕育万物而不自恃,功业成就而不自居。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永存。

难易相成

美与善的境界,从中国上古文化指导、诸子百家学术思想之中可窥一斑。刻意追求、标榜就有了执着之念,就远离了本体。

有和无,在对立统一中产生。难和易相反相成。长短通过比较才能显形。高低相倾而自然归于平等。音乐和声音相互应和,前后相互跟随。这是自然永恒之道。

“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指万事万物相比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一切都是在相反的关系中体现相成的作用,相互对立之时又相互依赖和补充。

功成不居

上面的一系列对应关系,说明事物之间相互为用,互为因果。没有绝对的善或不善,美或不美,一切都是相对的,我们需效法宇宙万物的自然法则。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按照规律办事。不言之教,指身体力行,使人们得到同化。

抛弃一切束缚心灵的教条,虚静,不争,心灵自由,与自然合一。圣人,指有“道”的人。

天地万物的兴起,不是有什么主宰力量,而是通过“道”的运作。生养万物并不为己,更不自恃有功。

宇宙万物从产生到消亡,时刻处于运动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万事万物的存在,以自身对立面的存在为前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