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倾听需求

2023-03-13  本文已影响0人  若水胡杨

听明白了对方在说什么,对方在以怎样的情绪叙述,我们还需要理解对方隐藏在话语背后的需求是什么。

身陷困境的人们通常在表达中蕴含了大量的信息。情绪和故事的背后,有意或无意地透露着他们的需求。听懂了他们的需求,才能厘清情绪的来源,为后面的疏导找出方向。很多时候,疏导劳而无功,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一开始就迷失了方向。

敏妈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一位家庭主妇。阿敏是她的大女儿。敏妈对于丈夫在家不做家务一事深有怨言。以下,阿敏扮演了疏导者的角色,敏妈是当事人。

敏妈:女儿,以后你要找老公,千万不要找你爸爸那样的。

阿敏:听起来你对爸爸有一些不满。

敏妈:可不是吗?一回到家就跳起二郎腿看电视,家里活全都是我干的,做饭洗碗拖地洗衣服,从早忙到晚。你爸爸可好,让他干点活就说自己上班有多累,我平时带孩子做家务就不累?真是把我气死了。

阿敏:(试探地)那你和爸爸谈过这个问题吗?

敏妈:没有,跟他没办法交谈。一说他又该说我不体谅他,那谁来体谅我啊?

阿敏:你希望爸爸可以理解和肯定你在家里的付出,希望他在家里也能帮你做些家务,是这样吗?

敏妈:是啊。他现在的态度就好像我是靠他养的,吃他的穿他的,理应事事听他的,做一个尽心尽责的好保姆。他对家庭的贡献是贡献,我对家庭的付出就不是付出了?我的意见就不重要了,跟不上时代了?要不是当时商量好了我在家里照顾你和弟弟,我继续上班,混得也不比你爸爸差。

阿敏:嗯嗯,爸爸现在的态度让你不满,你希望他承认你的能力,尊重你的意见和观点。

敏妈:是的,至少在孩子面前不要总说我没见识。


母亲向孩子抱怨自己从早到晚做家务,而丈夫从不帮忙——这个场景似乎在很多家庭都很常见。

很多时候我们会以为,发出这类抱怨的母亲,她们的需求是希望有人可以帮她们分担家务,减少她们的工作量。但当孩子和丈夫真的开始帮忙做家务时,她们又常常插手打断,指责挑别大家“帮倒忙”“还不如不做”。看起来自相矛盾的言行,是因为她们真正的需求不是放松,而是被关注、被肯定、被赞扬、被尊重。

对话中的这位母亲认为自己为家庭做出的牺牲和贡献没有被看到,被赞扬,相反,丈夫因此而看轻她,所以她有很深的怨念。如果孩子没有理解到这一点,可能会以为帮母亲把家务做了就可以解决母亲的烦恼,那这位母亲心里的愤怒、委屈就难以找到释放的渠道了。


怎么分辨抱怨的背后到底是希望得到帮助,还是得到肯定?

我们可以多留心听听这位母亲的表述中,关注点是放在“疲惫感”还是“失落感”,情绪基调是“焦虑”还是“委屈”。

我们要时常记着,抱怨的背后是未被满足的需求。有期待才会有失望,失望带来受挫感、无力感,于是衍生出各种不满、愤怒、指责、抱怨。

但我们不要被这种种负面情绪吓跑,它们的存在不是为了伤害和报复,只是为了提醒我们,找出那个未被满足的需求。

有时候当事人会有意识地隐藏自己未被满足的需求,因为他们害怕被拒绝、被漠视,因而选择不说出口。还有些时候,当事人的隐藏是无意识的,他们自己都没能清楚地觉察自己的内在需求。

比如上文中的敏妈,如果被尊重的需求总是得不到满足,还受到丈夫或孩子的冷嘲热讽,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也许她会开始学习忽略自己这个永远无法被满足的需求,说服自己“女人就要认命”,麻痹自己“他们对我已经够好的了”,或者催眠自己“我需要的只是找个人分担些家务负担”......

这种无效的替代补偿模式,在很多过度追求物质、权欲的人身上也屡屡被验证:以为自己想要的是金钱和权力,努力追求、不计代价,也一再成功获取,却越来越感觉不到满足和愉悦,才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获得金钱时的成就感和被爱、被关注的优越感,而脱离了这些需求的金钱、权力,再多也无济于事。

如果我们能帮助当事人澄清自己的真实需求,才算是真正听明白了他们的表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