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7
ZCY0038一玉欣 2021年5月27日 第14次打卡2956字
《关键对话》读书笔记1
沟通占据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但绝大部分人都不擅长沟通。高质量、有技巧的沟通,让工作更有效地开展、让生活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因此擅长沟通的人,很容易在职场、人际关系中脱颖而出。《关键对话》这本书站在一个目标管理的维度,为我们抽丝剥茧地讲述了有效沟通的逻辑,带领大家解决一系列沟通方面的问题。
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开创性的观点:你的沟通之所以难见成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没有搞清双方沟通的目的!
一、政治谈判中的关键对话
先说一个故事。2006年,一位美国女记者在伊拉克被恐怖分子绑架了。恐怖分子向全世界发布了一段视频,女记者跪在地上,两边一边一个持枪的蒙面人,恐怖分子开出一个条件,就是美国必须释放在中东地区的所有女俘虏,否则就把这位女记者斩首。美国政府陷入了恐慌,要知道如果这位女记者真的在视频中当着全世界人的面被斩首,美国政府的信誉会大大降低。于是,他们找来了精通“关键对话”的谈判专家克里斯·沃斯去和恐怖分子谈判。
在沃斯接手之前,大家都认为恐怖分子的真正目的是释放女战俘。而美国到底关押了多少女战俘,连美国人自己都搞不清楚,这等于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所以大家才束手无策。沃斯接到任务后,仔细地分析了视频,提出了一个想法。说恐怖分子的目的根本就不是要求美国释放女战俘,而是想通过这个动作争取中东以及西方世界的普通人对他们的支持。
沃斯准确地掌握到了双方的目的。他改进了自己的谈判方法:他鼓励恐怖分子的正面情绪——希望在中东、西方的普通人面前争取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形象,他就要利用这个正面情绪。沃斯以女记者父亲的口吻写了一份声明,让她的父亲宣读。在这个声明中,只透漏了一个意思——我的女儿并不是你们的敌人。她去伊拉克采访的目的,是为了报道伊拉克人民的苦难。如果你们释放她,她会继续这样的报道,给予你们道德成层面的支持。
结果这几句话的效果特别好。女记者立马就受到了比较好的对待。接下女记者又被拍摄了两段视频,不过不同的是,她开始坐在椅子上并且穿上了中东的服饰。当沃斯看到这里的时候,已经知道恐怖分子肯定是不会杀害女记者了,他们只是想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下。过了一个多月,女记者果然被释放了。美国政府的危机也得到解决。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误认为“关键对话”只适用于,政治、商业谈判之类的场景。其实,关键对话同样适用于日常生活。
这本《关键对话》,就能帮我们解决很多诸如此类的问题。
二、关键对话的三个特征
关键对话的定义:重要的、能直接影响你自身利益和精神状态的谈话。在这种定义下,同事间的闲聊、聚餐时候的八卦都不能算做关键对话。
判断自己是否处于关键对话中,我们只需要把握三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对话双方观点的差距性大,甚至是对立的
比如,你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特别强的能力,可以承担更高职位的工作。而你的老板却认为你暂时还不具备担任该职位的能力。在这个情况下,你跟老板的观点差距就很大。
第二个特征,对话存在很大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强行地去找老板谈判,很容易两败俱伤。要么为了人情,老板不得不牺牲公司的利益留住你;要么没有达到你的预期,你愤然离职。
第三个特征,可能导致对话双方的情绪变得非常激烈
再比如,一位全职妈妈在家里忙碌了一天,十分辛苦。丈夫也工作一天,疲惫地下班回到家中,发现饭还没做好。就开始抱怨:“我在外面工作这么辛苦,回到家却不能吃到饭。”
妻子则会说:“难道我在家忙碌一天不辛苦吗?”双方都不示弱,你一句我一句,导致气氛变得非常激烈。
三、面对关键对话时的两种错误反应
正因为关键对话的这三个特征,人们在关键对话中,通常会产生两种错误的反应:
一个是,逃避。
逃避是人们面对问题和争议的第一反应。因为害怕拒绝、风险,所以很多人哪怕自己已经做出很多业绩,都不敢主动向公司要求提高自己的待遇。
另一个是,迂回。
比如,明明是想给老板提出一些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批评建议,却一直兜圈子,激怒了老板;明明是想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工作,却采用批评的方式,让他们产生抵触情绪。
产生这两种反应的原因,都是我们没有在关键对话前明确自己的目的。
四、如何明确对话的目的
在我们日常对话中,目标经常会被别人的逻辑所干扰。比如,你和丈夫约好,每天饭后都要去散步,坚持没多久,丈夫就以今天工作很忙很累为理由拒绝。这个时候,你的目标肯定是劝说他坚持下去,让饭后散步成为你们日常生活的习惯;而他也势必以“很累”“就这一次”为借口,转移你对目标的注意力,博得你的同情,以达到不去散步的目的。一旦你的注意力被转移,或者担心惹他生气,那么你本次“关键对话”势必以失败而告终。
《关键对话》里说过一句话:真正的沟通高手知道,在关键对话中,唯一能直接控制的,只有他们自己。所以在对话过程中,无论出现多少转移注意力的情况,他们依然能坚守自己原有的目标。
五、关键对话的应用
明白了这一点后,我们如何使用关键对话,解决现实的问题?
比如说,别人拖欠你很久的钱,你有急用想要收回。而他们却因为种种原因,说自己暂时没有钱还你。很多时候,结果只有两种,要么要来了钱,把双方关系搞得很僵;要么关系维护好了,钱没了着落。更有的人财两空,不但钱没要回来,还失去了朋友。这时候就陷入了两难的环境,我到底应该怎么办?
第一步,明确自己真实目标
我问了自己三个问题:首先,我自己希望达到什么目标?我自己当时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把对方欠自己的钱要回来;我希望别人实现什么目标?要帮对方认识到他的目标,告诉他要做一个诚信的人;最后,对于彼此之间的关系,希望达成什么目标?希望两人还能维持朋友或者客户关系,继续友好地往来和合作。
第二步,明确目标,拒绝非黑即白的选择
简而言之,在关系和金钱中不需要二选一。而是要相信自己,你可以通过提升沟通的技巧,做到:“既不伤害自己与朋友、客户的关系,又能收回债务。”
第三步,行动
在刚开始要陈述事实,来描绘自己心里的感受,并向对方提出具体的要求。可以说:“去年我借给你钱,到现在已经一年了,当时自己其实也不富裕,但是出于对你的信任,就借给你了。现在有一个要紧事儿,急需用钱,希望能下周三之前还给我呀?”当然,对方肯定没有那么容易配合,找各种理由,什么“我也没办法”、“家里都揭不开锅了”、“家人生病了等等问题”。
这个时候你要告诉他,你对他的情况十分理解,自己今天并不是来找麻烦,而是为了达到双赢。希望以后能够继续合作或者维持良好的关系。可以这样说:“现在的经济形势下,大家都比较缺钱,我很能理解。今天并不是为了为难你,我也遇到了很着急的情况,可能比你现在的处境更艰难,希望能得到你的体谅和帮助。”
具体沟通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掌握关键对话的底层逻辑。真正的沟通高手,能够根据现场的情况灵活地调动自己沟通的能力。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真正的做事水平只有在做事中提高。
如果想让关键对话达到你的目的,要清楚以下几点:
第一,识别关键对话。关键对话具有的三大特性——双方观点的差距性很大、对话存在很大的风险、对话双方的情绪可能会变得非常激烈;
第二,关注对话的目的。关注对话目的的首要条件,就要从自己做起,记住,你唯一能直接控制的,只有你自己;
第三,坚持自己的目标。明确自己、他人以及人际关系的目的是什么,绝不因为对方的借口动摇;
第四,拒绝非黑即白的选择。通过提升沟通的技巧,完全有可能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