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媒妁殷勤遇良人
【十七】媒妁殷勤遇良人
香香/2020.07.25
人的一生遇到许多人
有人与你擦肩而过
有人带给你伤痕
更多相逢离别太匆匆
而有的人
一旦认识便是一生
那个年代的农民——苏彤炜的父辈,全都勤劳质朴,真正的每日“面朝黄土背朝天”,那是公认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最勤劳的一代人。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多农药化肥,但他们每日躬耕在田野,举目四望,也是世无闲田,田无杂草。
苏彤炜的父母和他们一样,每年种两季稻,到了每年暑假,又是“双枪”时节——抢着收割,抢着种。苏彤炜肩膀没什么力气,却也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割禾,打稻,插秧,一般的经验丰富的妇女都不是她的对手。这可能一半来自于遗传妈妈的利落,另一半来自于她骨子里暗暗的清高和较劲吧!觉得自己做什么都能做得比一般人好。
大学毕业以后家里生活条件好了,便再也没有下过田。她自己没有,她也没有再让父母下田。因为,那时确实太苦了。现在回忆起来,她都似乎还能感受到头顶上热辣辣的太阳逼烤着她,每个毛孔都出汗的感觉。
自己家双抢完以后,还要去舅舅家帮忙。舅舅舅妈是勤劳的农民中最最勤劳的那一波,每年两人至少种40亩田。长年的劳作使得舅舅舅妈又黑又瘦,本来就不高的个子显得更矮了,苏彤炜160的个子95斤的体重在他们身边都是“庞然大物”。虽然大家都劝他们少种一点,但他们就是不肯。在苏彤炜印象中,舅舅舅妈一年365 天几乎天天都是在田里,带露去,摸黑归。
在舅舅舅妈眼里,苏彤炜一直是他们的骄傲,外甥女是亲戚里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而且还学好几门外语,他们觉得骄傲极了,逢人就夸。
这天,白天在舅舅家干完农活,晚上吃过晚饭,舅妈一边擦擦刚洗完澡的头发上的水珠,一边神秘地跟苏彤炜说:“彤炜,今天陪我去我朋友家坐坐。”
顿了顿又说:“不远,就在河对面,咱俩过桥便是。”舅舅家门口有一条小河,河对面便是集镇。为了方便,村里的人集资修了一座桥,直通集镇。
那时乡村的夜没有路灯,分外的黑,分外的安静,只听得见此起彼伏的蛙鸣虫鸣。偶尔,路上也遇到一两个打着手电筒的人。 舅妈一只手打着手电筒,另一只亲切地挽着彤炜的手,边走边说:“那是我好朋友家,她家两个儿子,都聪明,都成绩好。一个在上西北大学,现在大二了,比你大一岁;另一个和你同岁,去年高考没考好,现在去当兵了。今天他家老大回来了,待会儿你看看。”
那时候的苏彤炜不知道这其实便是某种意义上的“相亲”,她懵懵懂懂跟着舅妈往前走着。
果然很近,几分钟便到了。那家的阿姨特别热情,招呼她们坐下,又是泡茶,又是端出各种点心。阿姨用喜悦的目光看着她俩,不断地招呼她们“吃,吃,吃”。
“你家大的呢?”舅妈问。
阿姨脸上笑开了花:“哎,你不知道,听说家里要来个姑娘,还是个高材生,不知道躲哪里去了。”
“害什么羞啰?”舅妈也笑。
“就是的。”阿姨回,“不管他了,你们吃,吃,吃。”又把点心往她们身边推了推。
舅妈和阿姨很快转移了话题,两人开始聊双抢,聊家常,聊得不亦乐乎。苏彤炜插不上话,默默地看着电视,电视机里正放着《蜀山奇侠》呢!
“妈,我的衣服在哪?”随着门被推开,一个男孩一边用毛巾擦着头发上的水一边高声喊。
目测至少高1米8,身材结实,眉眼俊俏的男生。进房间他才看到有女生在场,变得不好意思起来,眼睛都不敢朝这边看。
“早就给你放洗澡房去了。”他妈妈回。
“噢!”他低低地回了一声,迅速撤离了房间。
“这便是老二啊?”舅妈问。
“是的呢。”
“可惜了一个好伢崽,成绩那么好,怎么就没考上大学呢!”
“谁说不是呢!学校老师同学都来家里喊他去复读,他不肯,怕给家里添负担,非要去当兵,也是太懂事了。”阿姨说着说着眼睛都要红了。可能那时候如果孩子比较优秀,却又总考虑家里做了很多不得已的决定,父母心中还是会觉得自己亏欠了孩子吧!
舅妈并没有久坐,稍微聊了一会儿,就领着她回家了。路上自言自语般叹息着说,哎,也太害羞了,算了。
那时的苏彤炜不知道,她和那天惊鸿一瞥遇到的老二会很快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