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笔记/一日一练
1、按照刺激来源划分,感觉包括( )。
【A】视觉和听觉
【B】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
【C】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D】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参考答案:B
【解析】感觉是由物体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的,按照刺激来源于身体的外部还是内部,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感觉、知觉-感觉概述-第26页。
2、简单任务下注意的范围大致是( )个项目。
【A】4~6
【B】4~8
【C】3~7
【D】5~9
参考答案:D
【解析】注意范围受制于刺激的特点和任务的难度等多种因素,简单的任务下,注意广度大约是7±2,即5~9个项目。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意识与注意-注意的特征-第61页。
3、对弱光敏感的视觉神经细胞是( )。
【A】杆体细胞
【B】双极细胞
【C】锥体细胞
【D】神经节细胞
参考答案:A
【解析】杆体细胞的胞体呈杆状,像一根棍,上下一样粗,集中在视网膜的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所以叫暗视觉器官。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感觉、知觉-各种感觉--第28页。
4、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 )。
【A】对光适应
【B】感觉后像
【C】对暗适应
【D】感觉对比
参考答案:B
【解析】对光适应:对光适应是从暗处到亮处,在暗处时感受性大大提高了,所以刚一到亮处时会觉得光特别强,照得眼睛都睁不开,但是很快就觉得光线不那么刺眼了。
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像。
对暗适应:使从亮处到暗处,开始什么都看不见,随着时间的延长,原来看不见的慢慢看见了,这是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感觉现象-第33页。
5、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是( )。
【A】常数关系
【B】对数关系
【C】正比关系
【D】反比关系
参考答案:D
【解析】感受阈限低的,很微弱的刺激就能感受到,其感受性高;感觉阈限高的,需要比较强的刺激才能感受到,其感受性低。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两者成反比。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感觉、知觉-感受性与感受阈限-第27页。
6、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称为( )。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焦虑
参考答案:C
【解析】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和情感的种类-第73页。
7、由生理需要引起的,推动个体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称为( )。
【A】驱力
【B】诱因
【C】情绪
【D】兴趣
参考答案:A
【解析】由生理需要引起的,推动个体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叫内驱力,或驱力,这是生理性动机。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需要与动机-需要与动机概述-第64页。
8、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即( )。
【A】激情
【B】表征
【C】应激
【D】表情
参考答案:D
【解析】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叫表情。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和情感概述-第68页。
9、遗忘的进程通常是( )。
【A】U型曲线
【B】先快后慢
【C】V型曲线
【D】先慢后快
参考答案:B
【解析】遗忘的速率开始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率就越来越慢,呈负加速形,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记忆-遗忘及遗忘规律-第46页。
10、人脑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是( )。
【A】运动知觉
【B】时间知觉
【C】似动知觉
【D】方位知觉
参考答案:B
【解析】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应。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感觉、知觉-知觉的种类--第41页。
11、视网膜视细胞层上的视觉神经细胞是( )。
【A】感觉细胞和联络细胞
【B】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
【C】双极细胞和节细胞
【D】中央细胞和边缘细胞
参考答案:B
【解析】视网膜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即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感觉、知觉-各种感觉--第28页。
12、按情绪状态可把情绪分为( )。
【A】心境、激情、应激
【B】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C】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D】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
参考答案:A
【解析】按情绪的状态,也就是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而不问情绪的性质是喜悦还是悲伤,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状态。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和情感的种类-第72页。
13、微弱、持久、具有弥漫性特点的情绪状态是( )。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感情
参考答案:A
【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具有弥漫性特点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叫做心情。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和情感的种类-第72页。
14、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是( )。
【A】前摄抑制
【B】前干扰
【C】倒摄抑制
【D】后干扰
参考答案:A
【解析】遗忘或因自然衰退造成或因干扰造成。干扰又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或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记忆-遗忘的原因及系列位置效应-第46页。
15、分心指( )。
【A】注意起伏
【B】注意转移
【C】注意动摇
【D】注意分散
参考答案:D
【解析】和注意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即平常所说的分心。注意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意识与注意-注意的特征-第61页。
16、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 )。
【A】感觉阈限
【B】感受性
【C】感觉适应
【D】差别阈限
参考答案:B
【解析】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觉能力越强,感受性就高;感受性能力越弱,感受性就低。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感觉、知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第27页。
17、斯佩里通过( )实验证明大脑两半球功能具有不对称性。
【A】割裂脑
【B】经典条件反射
【C】脑解剖
【D】工具条件反射
参考答案:A
【解析】罗杰•斯佩里做了“割裂脑”的实验。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第21页。
18、颞上回受到损伤的人可能出现( )。
【A】接受性失语症
【B】失读症
【C】表达性失语症
【D】失写症
参考答案:A
【解析】颞上回中枢又叫威尔尼克中枢,威尔尼克中枢受到损伤的患者,他的听觉器官还是正常的,所以能听到声音,但不能分辨语音,对字词也失去了理解的能力,这种言语缺陷叫接受性失语症。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思维、言语及想象-思维、言语及想象-语言与言语-第54页。
19、个体根据任务的要求把注意从一个对象指向并集中到另一个对象上,这是注意( )。
【A】分散
【B】分配
【C】动摇
【D】转移
参考答案:D
【解析】注意转移是指个体根据任务的要求把注意从一个对象指向并集中到另一个对象上。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意识与注意-注意的特征-第61页。
20、声音的音色主要由声波的( )来决定。
【A】频率
【B】波形
【C】强度
【D】音调
参考答案:B
【解析】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感觉、知觉-各种感觉--第31页。
21、梦境出现在( )。
【A】快速眼动期
【B】深度睡眠阶段
【C】睡眠锭阶段
【D】波阶段
参考答案:A
【解析】用眼动仪测定的眼球运动,可以准确地检测出人在睡眠中是否正在做梦,并对做梦进行研究。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眼动仪会监测出眼球出现了快速的运动,而眼球的上下左右的颤动是清醒状态的表现,睡眠中出现了眼球的颤动,说明大脑的活动比一般的睡眠时期加剧了。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意识与注意-注意概述-第59页。
22、动机产生的内在条件是( )。
【A】感觉
【B】需要
【C】想象
【D】知觉
参考答案:B
【解析】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需要与动机-需要与动机概述-第64页。
23、随波逐流,易受暗示的人,其意志品质缺乏(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参考答案:A
【解析】与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是受暗示性和武断从事。易受暗示的人,遇事不独立思考,容易受别人的影响,随波逐流。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情绪、情感和意志-意志-第75页。
24、“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属于( )。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
参考答案:A
【解析】两个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两个动机同样强烈,但条件限制,只能达到一个目标,而不能同时达到所有的目标,此时所遇到的冲突叫双趋式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只能选择其一的矛盾心情就是双趋式冲突。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第74页。
25、表象的( ),使得其可以为想象提供素材。
【A】可概括性
【B】抽象逻辑性
【C】可操作性
【D】直观形象性
参考答案:C
【解析】表象的形象可以在头脑里放大、缩小、翻转,表象的这种特性叫表象的可操作性。正是表象的可操作性使表象可以成为想象的素材。
对应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思维、言语及想象-表象和想象-第55页。
2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塔尔德观点的是( )。
【A】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
【B】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
【C】社会下层人士往往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
【D】社会上层人士往往具有模仿社会下层人士的倾向
参考答案:D
【解析】塔尔德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他提出了三个“模仿律”:1、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2、几何级数律(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迅速地蔓延。时尚、谣言的传播像滚雪球一样);3、先内后外律(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于对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社会影响-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P148页
27、社会化的主要载体不包括( )。
【A】家庭
【B】学校
【C】媒体
【D】习俗
参考答案:D
【解析】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包括:1.家庭 2.学校 3.大众传媒 4,参照群体。习俗不属于社会化的载体。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社会化与自我概念-自社会化-P95页
28、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特异性高、共同性和一致性低,那么人们往往将行为原因归于( )。
【A】行为主体
【B】视角
【C】刺激客体
【D】情境
参考答案:D
【解析】关于凯利三维理论,很多同学都觉得这是一个难点,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假设你在一家商品店做兼职,看到你的老板对另外一名员工张某大吼大叫,并骂他是个笨蛋。
于是你不由自主地就想到了一个问题:老板为什么要对张某这样大吼大叫?是老板自己的问题还是张某的问题?又或者是周围环境的什么因素影响了他?
那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用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来回答这个问题的话
你很可能做出内部归因,和老板有关--
你很可能做出外部归因,跟员工张某有关--
你也很有可能认为这是特殊情况下的偶然现象--归因于情境
那我们根据三维理论的话
第一、特异性信息。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有特异性,他是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做出吗?也就是说,这个老板是只对张某这样吗?如果是,那么特异性就会比较高
第二,共同性信息。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也就是说,换一个老板,比如说,如果老板娘来的话,老板娘会对张某这样吗?如果是,那么共同性就会比较高
第三,一致性信息。行为主体在不同的背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也就说,老板在别的场合也这样吗?如果是,那么一致性就会高。
个体从以上三个方面的协变中得出结论。
如果特异性、共同性、一致性都高,就很有可能做出外部归因(归因于张某);
如果特异性、共同性低,一致性高,就很有可能做出内部归因(归因于老板);
如果特异性高、共同性和一致性低,就很有可能做出外部归因(归因于情境);
因此,该题选D情境性
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三种信息:特异性信息、共同性信息和一致性信息。如果特异性高、共同性和一致性低,那么人们往往做出情境的归因。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社会知觉与归因-归因-P109页
29、“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这指的是( )。
【A】依赖
【B】利他主义
【C】移情
【D】人际吸引
参考答案:D
【解析】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沟通与人际关系-人际吸引-P139页
30、关于爱情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爱情具有浪漫色彩
【B】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
【C】爱情是纯粹的精神依恋
【D】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
参考答案:C
【解析】爱情的定义。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幼儿没有爱情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社会影响-爱情、婚姻与家庭-爱情-P151页
31、关于暗示,错误的说法是( )。
【A】被暗示者处于困难情境且缺乏社会支持时容易接受暗示
【B】一般来说个体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暗示
【C】有人格魅力的暗示者暗示效果较好
【D】总体来说男性女性在易受暗示性方面没有差异
参考答案:D
【解析】被暗示者的年龄、性别与暗示效果均有影响。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社会影响-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P149页
32、根据安德森的研究,最令人厌恶的人格品质是( )。
【A】粗鲁
【B】古怪
【C】自私
【D】说谎
参考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社会心理学中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人格品质是影响喜欢的最稳定因素之一,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安德森认为,真诚受人欢迎,不真诚则令人厌恶。所以选择撒谎。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沟通与人际关系-人际吸引-P140页
33、一般来说,最能准确反映人的内心世界的身体语言形式是( )。
【A】目光
【B】面部表情
【C】姿势
【D】空间距离
参考答案:A
【解析】人对目光很难做到随意控制,人的态度、情绪和情感的变化都可以从眼睛中反映出来,能从目光中看到一个人真实的心态。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沟通与人际关系-身体语言沟通-P133页
34、态度转变是在沟通信息与接收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要引发最大的态度转变量,这种差异应该( )。
【A】适中
【B】较大
【C】较小
【D】最大
参考答案:A
【解析】这里有个背景:指的是任何态度的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
对于威信高的传递者,和接收者原有态度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就越大。接受者更容易接受威信高传递者的态度,即使两者差别很大;
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和接收者原有态度差异适中时,接收者更会考虑传递者传递信息上和自己的不同,在接受范围内做转变。因此这种差异适中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较大。
(任何态度的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研究表明,对于威信高的传递者,这种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大;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这种差异适中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越大。)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态度转变-P125页
35、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 )的性质。
【A】积极
【B】双向作用
【C】消极
【D】定势作用
参考答案:C
【解析】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能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作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社会知觉与归因-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P105页
36、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 )。
【A】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
【B】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C】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D】从心理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
参考答案:B
【解析】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对应参考教材: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社会化与自我概念-自我、身份与自尊-P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