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小城
约莫八岁的时候来到了外婆家,这是东海边的一座小城中的一个小小村落,名“东渔”。小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叫“东渔”,大抵最初这儿是东海边的一个小渔村。可从小到大,我也没见过几个出海捕鱼的人,只知道小外公早先是捕鱼的,而我的小外婆则是养蚕的。
对于这个小村落最早的记忆就是猪,小外婆家养的猪。那时的我可能只有四五岁,去外婆家拜年,看到小外婆家养的猪非常害怕,外婆和阿姨们就顺势逗我,拿猪吓我,还抱着我骑到那头小猪背上去,那时既害怕又有点新奇激动。此后有好长一段时间看到猪都极害怕,想跑又不敢跑,幸亏后来猪都被关在猪圈里了,也只有那时候,我才敢优哉游哉地跑去看猪吃饭什么、睡觉。对于猪吃的饭,至今回想起来都能记得它的味道。
记得那时,每天凌晨四、五点左右,我就会在睡梦中被一股香味唤醒。天还很黑,小外婆已经早早起床,开始她一天中的第一件事——煮猪食。那时候,我们屋后有一小间石子砌成的矮房,专门用来煮猪食。猪食是什么呢?就是番薯的叶子,有时候也加点南瓜的叶子,放在一个大木桶里用水煮起来。煮熟时那股香味就四处蔓延,然后小外婆把这些煮熟的叶子倒入大铁盆里,拌上很多细糠,再倒入猪的食槽里给猪吃。我觉得细糠也好香,听外婆说以前他们就是吃细糠的,现在的猪太有福气了。每次小外婆一把猪食倒入食槽里,四五头猪就一拥而上,吃得津津有味的,除了发出一阵阵吧唧吧唧的声音外,还常常从猪鼻子里发出一些好像生气了的声音,估计是在吓唬同伴。我特别喜欢看他们吃饭,每次小外婆发放猪食了,我总要第一时间跟在小外婆屁股后面,一同去猪圈,然后蹲下来看他们吃饭,每次都把我看得垂涎欲滴,感觉猪的食物好像很好吃,我真恨不得钻进去跟他们一起吃,觉得当一只猪好幸福。猪吃完后,便会用鼻子把稻草拱到一处,躺下来呼呼睡大觉。
记忆中还有一件大事便是杀猪了,明明很血腥的场景,不知道为什么我却觉得很温馨,可能是因为那时的灯光吧。我已经记不清每次杀猪是在凌晨四五点,还是晚上七八点,或者是两个时间点都有。我只记得那时天是黑的,院子里的竹竿上挂着几盏60瓦的灯泡,好几个壮汉抓着猪,应该是用铁钩将猪脖子一勾,猪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惨叫,然后倒地。具体怎么杀的我也不清楚,当时听到猪撕心裂肺的惨叫就躲得远远的,等我再回来时,院子的大木桶里已经是满满一桶猪血了。还来不及感伤,就被小外婆叫去吃猪耳朵、猪尾巴,这是我小时候最开心的事了。有东西吃,对每个小孩来说好像都是一件幸福感爆棚的事,大家围着昏黄的灯光一起吃刚杀下来的猪,感觉特别温暖。
猪,是我对这座小城最早的记忆,而这记忆又似乎是上世纪的事情了。现在那儿已没有了猪、没有了房子,也没有了小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