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国学
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儒家应该不是国学的全部,大家现在都特别热衷的宋明理学似乎也不能完完全全代表国学。如果从我的角度上来讲,应该三教九流更加符合一些。所以我们这一方面在关心国学,同时我觉得更要关心我们所认知的国学所产生的时代,我们现在所定义的国学应该大多数是春秋战国时代那个时候百家争鸣。更应该来关注国学产生那个时代的土壤,为什么那个时候会出现这么多学派,而且这么蓬勃。我觉得这个有可能是在关心国学之外的一个问题了。
我不觉得不是一种要求,我觉得应该是种思考,我们应该去思考,为什么那个时候所产生的这么多学派,我们现在依然是如此敬仰,而且现在依然要依靠他们的力量,为什么?
我个人觉得全盘西化是种邪路,全盘复古是个死路,只有以儒家的为核心,所有的学派,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样的一个组合拳,有可能才会击破我们想击破的那个壁垒。所以现在大量的国学机构在我们看来有可能有点像所谓的穿着中式服装,把自己弄得像一个店小二一样,挂羊头卖狗肉,结果是羊头挂不起来,狗肉也卖不出去。
我们作为一个媒体人来说,当然是借助自己所在的这个平台,尽可能的通过自己把我们对国学的一个理解,其实真的不难的。而且我个人也觉得,所谓的学问跟美德不存在一个正比。一个农村的老太太,她从来没有读过书,她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是她善良,看来善良是跟国学没有太大的关系,或者跟学习没有太大的关系。那么我们能够做什么,我们就是把我们通过学习之后更加对善良的坚定、对所有人类美德的坚定传播给大家,在我们的平台上。所以我们也尽量地希望在我所做的节目当中,《天天向上》当中,我们有中华礼仪之美,中华文明之美,尽可能地开一些小小的窗口。
其实万事开头难,于丹开了一个特别好的头,最起码让大家认知了,然后所有后来的诟病这个很奇妙,是因为大家更加了解了之后,才会诟病,所以这个前提是因为她我们认知了,因为我们认知了我们去深究,深究之后才会发现她说的有失偏颇,所以不管怎么样,她开了一个好头。
我不觉得我们这是在谈论,我觉得我们有可能是在面对,是真诚地在面对它,是面对这样一个热潮出现,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面对它。面对有很多,有热情的追捧,有冷静的思考,我想我们今天在这个地方应该是后者。所有的学者在这个地方,接受这个奖项的时候,他们其实是在冷静的思考,为什么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奖项,获得这样奖项之后,我们应该以一种更加冷静的态度去面对接下来举着奖杯的每一步。
我不觉得,其实我觉得每个人身上都有每个人身上的国学,我曾经在我们台的一次活动当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当然这个话是我之前看到的,就是你脚下的这片土地就是中国,你怎样中国就怎样,你光明,中国的未来就一定不会黑暗。每个人身上他的正直,他的善良何尝不是我们所谓国学的DNA注入到中国人的血液当中,何尝不是这样?所以千万不要把国学看得更加高深,你孝顺父母何尝不是国学,你友爱朋友何尝不是国学,我在接受您采访的时候,用“您”何尝不是国学。一点都不要妄自菲薄说,天呐这是高高的在庙堂,这是在书院,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