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梦想就这样实现了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这个带有调侃意思的话几乎成了大家的口头禅。
不过确实有个梦想在我心里扎根多年。
后来在家人的成全下实现了。
{梦想萌发时}
那会上大学的时候,教文艺学的老师给我们说,想在当地发展的同学可以考虑在公园遗址(将来会规划成湖)以后是免费游乐的公园,附近买房。
那会是房价即将暴涨前期。
可那时的我们,还沉浸看剧情曲折的小说里,纠结在老师布置的论文中,酝酿拖欠报社的稿子里,陷入在老师们争论要不要在风景区盖房子,会不会挡住了风景线遥远的学术争论里。
那会听老师说买房子,感觉画面已经呈现在自己眼前,“一眼望不到边的湖面,周边瞬间冒出来高矮不均的房子”,在梦境,瞬间就幻化掉了。
{梦想跌入现实}
阴差阳错的,毕业后不久我进入了互联网房地产。那会常常为每天公司长达一两个小时的早会而烦躁;为每天的稿件而纠结。那会时不时会去参加项目组织的活动,当然自己采写和官方公布的内容容和整理成稿。可没有去参与还要释放活动信息的,就只好去网上找信息进行二次加工。
那时比较烧脑的是找话题,用什么话题作为软文的开头,才能更吸引读者。热播剧、唯美居家梦境、热点新闻等都会被填进软文里。当然什么也抵不过特价的“暴力”和见效快。
不知道你想象得到不,那总感觉就像大妈大婶们冲着超市每天打的特价,排着队去抢。
这种感觉在我有一次逛超市特别明显。平时回家的时间不多,那次想把自己能买到的各种好吃的甜点带些会去,走到甜品区,在装甜点时,大妈们也围上了,结果你也想到了,我排了好久队才等上结账。
那会还是广告为王的互联网房产时代,每个业务身上背几十万,几百万的年度广告任务。
后来,单纯的广告宣传已经不能满足了“客户”了,而每天的来电量成为衡量广告效果指标之一。陷在其中的我也加入了打电话咨询买房的水客中。
印象很深,那会电话一通就问置业顾问,有没有一室的小房子,多钱。
看来在潜意识中,就是想要有个自己的房子。
这样的“梦想”在刚毕业那会特别明显。
之后更深入的了解了行业,对各种现象,看个半透,不热心也不排斥。
加上条件不许,梦想也被渐渐搁置,有时候想起来也无限叹息。
{梦想实现了}
年前朋友一直在看房子,我也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着,赶着房价飞上天时,在家人亲戚的帮助下,慌乱之中,签合同,买了房子。
这件事过去后,才觉得自己当时买房是多么的“慌不择食”。
特别排斥城改,最后竟然越过城改直接住村子了;地暖已经成买房的标配,买的竟然是几年前罕见的“地源热泵取暖”;成熟配套是买房的前提,而我买完房子后才绕着小区逛了一圈,找寻各种理由来安慰自己,其实还不错。
朋友问起我房子在哪,我甚至不知道该怎么精确的描述房子的位置。
总之,三环外,西边,反正是很远的地方。
闺蜜M说,房子远些没关系,至少是个家。
听到这话,我差点感动的哭出来,还是你懂我。
看到这里,你也许明白了,我是被“趋势”逼着闭着眼睛买了房子,当然这是在家人全力的帮衬下。
这样算梦想实现了吧?
请继续关注下一篇:我所坚持的
瑰心舍(ID:jtxvnet)∣一个说心事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