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太人性的《余罪》
前两个月的时间,一直扎在小说《余罪》里出不来,看的又哭又笑,恨作者写的太长,无论如何也看不完,又怕早早结束,会面对无尽空虚。
后来才知道,《余罪》有300万字那么长。为了这部小说,作者常书欣几乎用光了他所有的个人经历和身边故事,写完这部小说,作者称自己几乎被掏空了,恐不能出新作。
那几乎是一个中年人对生活的全部智慧和对复杂人性的最深解剖。在我自己的书单里,我把2016年度小说颁给《余罪》。
一个没有种种经历的人是写不出这种作品的,你无法想象看守所内坐监的生活,无法想象夜总会的疯狂,也无法理解扒手和反扒都是怎样的套路。一个真正的警察手不释卷地读完《余罪》之后也要拍大腿:常书欣写的以上场景和现实是惊人的一致。作者被无数警察读者引为知交同类,然而他并不是一个警察。
这部小说涵盖了众多警种:刑警,民警,特警,乡警,协警。乡警和协警这两个不太受重视的警种都作为故事的主角被浓墨重彩过,他们身上的故事并不是警匪故事惯常的悬疑,取而代之的是生活的琐碎,彷佛作者想要讨论的重点是人性的复杂,而不是警察的高尚。而正是因为穿插着这样松弛而琐碎的生活情节,才让整部小说跌宕起伏,没有千篇一律的破案那么令人疲倦。
对于人性的探讨,几乎贯穿了整个小说始终。有时候读者会怀疑,这部小说其实是将人性的探讨装在警察故事的酒瓶里,尤其在武小磊杀人案里。这是一个18岁的少年杀人潜逃,18年后被捕归案的故事。18年后,很多人,包括警察也有这样的疑惑:已经过去这许多年,抓获他还有意义吗?这个人已经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这时候再抓获他不是又毁掉了包括他的原生家庭在内的两个家庭?但是在寻找线索的过程中,作者会慢慢抽丝剥茧,让你看到他潜逃18年对于周围人的影响:目击并协助他逃跑的小伙伴、父母、被害者一家都永无宁日,在这件未结之案的阴影下无法正常生活。因此,将罪犯绳之以法,才能让所有人解脱,该付出的代价,都要付出。
从这个故事之后,几乎每个故事都会被楔入一枚人性的钉子,主角余罪越来越多的拷问自己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因为善恶的分野并不像流水一样泾渭分明。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一辈子不需要想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对于警察,心中一定要有一根准绳。
下半年,因为爱屋及乌而关注的科幻大奖颁给了中国的年轻作家,我找到她的《北京折叠》来读,作者本意是想摹写中国社会很现实的一面,很遗憾,人物太脆弱,冒险行动的动机亦不充分,应该说非常牵强。作者缺乏生活的历练和对人性的思考,对于生活的描述,对于社会的认知,好多显然只是道听途说。一部优秀的作品,无论科幻与否,都应当把人物事件和动机编排圆满,否则再前卫再炫酷的科幻元素也会大打折扣。
如果没有把握刻画社会的深度和广度,就不要开启如此宏大的叙事吧。
在经历了《余罪》的人性大揭秘之后,我很难去喜欢这样一部“缺乏人性”的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