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黑市分析:社工库的传说
任何一个行业都是一个江湖,有江湖就有故事,追名逐利的人喜欢被写入故事,踏实做事的人却希望被隐匿。久而久之,江湖上的故事越来越虚名浮利,听故事的人也越来越坐井观天。岂不见无数江湖武侠小说,开篇的人物总是让我们误以为是江湖大侠,看着看着才发现一山更比一山高,到最后才发现开篇人物简直是不入流的小啰啰。而真正的高人,反而隐匿成传说。互联网行业也是如此,大家喜欢创造故事,故事也越来越千篇一律的浮躁:什么产品上线7天就几百万用户、什么开发阶段就上亿投资、什么90后霸道总裁颠覆行业、什么大咖的内部分享、从xx看xx的四大趋势、从xx看xx的十大价值、xx的专注力、xx的微创新、xx的平台化、xx的独家专访首次讲述xx辛酸、xx概念的深度解析加独特见解,等等。翻来覆去,好像也就是那么多东西了。就好像有些江湖人士,是需要靠卖艺为生,请个会吆喝的帮忙吆喝吆喝,弄个猴子上蹿下跳一下,响啰使劲的敲几下,骗骗几个外行人,撒点碎银子,仅此而已。接下来大家再接着吹嘘一番,比比谁拿的碎银子多点,动口不动手。长期以往,有些人招摇撞骗,也竟然成为了一代口碑中的大侠。久而久之,如今很多江湖人士只是卖艺拿贵客的碎银子为生,如何卖艺卖的更好是大家追求的目标。那些内功心法,武功秘籍,也都成为了历史,那些大侠们,也成为了传说。
难道江湖不再是那个江湖了么?其实不然,浮躁沉沦的只是江湖白道,只是这些大内侍卫,镖局镖师,衙门捕头而已。而江湖黑道中,黑客技术、海盗精神,继续被追捧,虚浮的商业模式永远不如深度技术被重视,“铁甲依旧在”的情怀还在回荡,而地下产业链相关的进步也在不断的深入,并且潜伏起来暗自发展,为了更大的目标和黑暗梦想。
什么是社工库
社工库是社会工程学数据库的简称(Social Engineering Data)。提到社工库就必须先介绍一下社会工程学(Social Engineering),这个名词最早是在2002年由传奇黑客米特尼克(Kevin David Mitnick)在提出,但其初始目的是让全球的网民们能够懂得网络安全,提高警惕,防止没必要的个人损失。由于米特尼克在黑客界的传奇地位,很快社会工程学就开始被深入研究并且发扬光大。社会工程学,准确来说是一门艺术和窍门的集合。它利用人性的弱点、心理的缺陷,以顺从意愿、满足欲望的方式,让人们上当,或以此为入口进行攻击。社会工程学的窍门也蕴涵了各式各样的灵活的构思与变化因素,利用人的弱点如人的本能反应、好奇心、信任、贪便宜等弱点进行攻击。它集合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一系列的学科,由于其非法性和在很多国家地区都被严厉的打击,社会工程学也变成了一个见不得光的学派。但是在黑客群体中,社会工程学就是他们的第一方法论和必修课。离开了社会工程学,黑客们运用的网络技术几乎都没有用武之地。如果我们用黑客最喜欢的海盗来比喻,各种网络技术可以比作航海、游泳、剑术、而社会工程学即是海盗们的行为准则和创新指引。那么什么是社会工程学数据库(社工库)呢?即黑客在运用社会工程学进行攻击的时候,积累的各方面数据的结构化数据库。简单的说,社工库是黑客用来记录攻击手段和方法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里面有大量的信息,甚至可以找到每个人各种行为记录(每个人在每个网站上的账号、密码、分享的照片、信用卡记录、订的机票记录、通话记录、短信内容、各种社交软件的聊天等等包罗万象),比如之前有很火爆的查询开房记录的数据库,就是一个典型的极简单的社工库的例子。那么社工库又是如何产生的,在国内的互联网地下产业链中,又是什么模式的存在,发展又是什么情况呢,我们接着分析。社工库的发展:数据盗窃既然是传说,背后就有很多故事,说到社工库的产生和发展,我们就得先从互联网的数据窃取与交易开始说起。互联网用户数据泄露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从最近的京东用户密码泄露事件,到之前的CSDN的数据库完全爆出,再到如家酒店的用户数据泄露,网站和黑客在用户数据上一直在进行着旷日持久的攻防战。但是爆出来的数据泄露,仅仅是冰山一角,甚至也不到。而且这些信息其实对于黑客来说,根本没有什么价值。而对于用户来说的危害,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因为大多数时候这些数据在黑市中几乎都已经是半公开的性质了。而数据窃取与交易这个细分领域也几乎是地下产业链隐藏的最深的一部分,很多在互联网地下产业链中沉寂了多年的大佬都并不了解此道的相关信息。绝大多数被盗窃后的网站数据,并不会公开与众,只是交易后进入到地下产业链的其他环节而已。所以目前到底有多少网站的数据已经被窃取我们没法客观的进行数据分析。但在互联网黑市中,大家说起来类似的问题,常用的一个词是“十墓九空”,也许这个说法有点夸张,但是也可以参考。我们从2009年以来,通过黑市的舆情监控和专业网络调查,对互联网每年的流量排名前100的网站(刨去没有用户账号机制的)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点击查看原图](https://www.mrxn.net/content/uploadfile/201604/d9b61459572350.png)
数据窃取产业虽然隐藏的非常深,但是发展历史永久,地下产业链也随之成熟,对于如何把数据变成货币,已经有了非常完整的程序的分工协作渠道。而其模式相对简单,一般只包括:脱库、洗库、撞库这几个阶段。在地下产业术语里面,“脱库”是指入侵有价值的网络站点,把数据库全部盗走的行为,因为谐音,也经常被戏称作“脱裤”。在取得大量的用户数据之后,黑客会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清洗数据,并在黑市上将有价值的用户数据变现交易,这通常也被称作“洗库”。最后黑客将得到的数据在其它网站上进行尝试登陆,叫做“撞库”,因为很多用户喜欢使用统一的用户名密码,“撞库”也可以是黑客收获颇丰。在早期的数据窃取过程中,这几个阶段几乎都是由同一个团队、甚至单个人来完成的。发展到今天,已经完全细化成产业链,很少有人从脱库、洗库一起做了,而变成:定制化模式,或交易化模式。定制化模式:就是现有下游客户指定的某一家网站,然后聘请黑客去脱库,脱库后获得佣金的模式,在定制化模式中,有很强的黑产规矩即数据属于下游客户,而黑客不可以再次出售,或者在一定的窗口期内不能再次出售。交易化模式:黑客去某一家网站脱库,脱库后直接在黑市上寻找下家,在这种模式下一般可以反复出售,但是由于风险较大,而且数据真实度和新鲜度不一定能得到保证,又充满了骗局,越来越没落了。而下游客户定制某特定一家网站的脱库,是怎么盈利呢?大多数时候,都是竞争对手或者上下游企业采购,而且大多数都是主流互联网产业链中的客户,甚至是传统企业客户。其实这个模式很简单,想一想在生意场上,这家网站的数据库对谁谁有利,谁就可能是潜在的定制客户,只不过由于很多主流互联网企业或者传统行业很少了解这个地下产业,所以就会有一些中间人,来做中介促成相关的生意,而这些中间一般情况就是黑市里面的买家或者定制客户了。我们用实际的例子说明:M哥在黑客圈小有名气,技术过硬。某互联网医疗产品最近要拿投资,深度用户不够啊,通过中间人,辗转的找到了M哥。M哥奋战了几天,直接脱裤了几家三甲医院的网络挂号系统,历史数据应有尽有,结构化分类一应俱全。M哥到手200w,中间人到手300w,而这家互联网医疗产品由于用户的激增和数据的全面性,以及对应新产品的虚假运营,多拿来1000w的投资,绝对双赢。
![点击查看原图](https://www.mrxn.net/content/uploadfile/201604/9a11145957246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