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笔翁之秃笔文走读全南国学与传统文化

走读全南丨客家传统婚俗

2018-12-13  本文已影响819人  門吉师爷

   

      前段时间,网上看到一段不知发生在哪的闹洞房风俗集锦视频,其恶俗程度令人瞠目结舌。与客家传统婚俗中追求的慎重、郑重和隆重之观念,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全南客家,作为汉民族的一支民系,其婚嫁习俗基本保留了中原汉族之古风。但经过大迁徙,与当地原住民的文化交融,传统婚俗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革,主要是舍繁就简。但核心观念还继续保留。客家是父系家长制社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儿女婚姻起主宰作用。一般婚姻讲究“门当户对、明媒正娶”。婚姻形式以男方向女家求婚,女方到男家成婚。客家人的宗族兴盛和传宗接代观念特别强烈,非常重视传宗接代养儿防老,所以婚俗中"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表现得比较突出。客家妇女从事家务和参加劳动的能力较强,受到父母及客家群体的重视,所以婚礼要隆重排场,嫁妆也要丰厚。客家人一般同姓不通婚,同族不联婚,仇族不联姻。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是客家民俗的基本特点。全南一条公路贯通南北,以县城为界,分南线北线,婚俗有所不同,但大同小异。现以社迳为例,简明扼要的阐述一下社迳当地的传统婚俗。

     

    媒婆,在传统婚嫁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她担负着男女双方两家的"通讯员"、"和事佬"的重要角色,而且还是起到男女双方家风正统,孩子矜持本份的表现作用。

     

      一,双方见面。媒婆根据双方的初步意愿,约定男女及双方家长,初次打个照面,获得第一感观印象。走时,男方会将准备好新买的伞送给女方,女方收下,则表示有意交往,不收,就到此为止。伞是含蓄表达"愿意让我为你遮风挡雨吗?"。免得被拒绝而尴尬。

      二、话事。话事在客家语中是商量洽谈的意思。双方见面后,达成了愿意联姻的意愿后,由媒婆作为牵线人,将两家人召集一起,商量聘礼、彩礼、摆酒席用的财物等,双方同意后,将协商好的内容书写在红纸上,叫"上红单"。

     

      三、睄家。睄家在客家语中是女方到男方家去看看居住的屋村位置,了解家境情况,认识男方亲属的一项比较正式的活动。一般会摆上几桌,请上男孩的兄弟姐妹、三姑六婆等亲属。如果女方对男方家满意,会将自己的生辰八字交给男方,找先生择迎亲日子。如果不满意,会通过媒婆给男方家一些费用补偿。

      四、送日子。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交给先生后,择定好良辰吉日。由先生用红纸书写好,男方家准备好礼物,亲自送到女方家去。送日子后,基本不能反悔。因为男方家收到"日子"后将正式按之前写好的"红单"上罗列的内容作各项准备。

   

    五、接亲。一般在婚嫁当日,由男方家德高望重,嗣有子孙人的担"头担",接亲队一般九个人,寓意长长久久。按先生定的时辰出门到女方家去接亲,按先生定的时辰进女方家门。客家婚俗盛行哭嫁,表达对父母的感恩和亲人的不舍。一般姑娘不会轻易出门,需要媒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劝说,才会出亲。接亲队伍回到男方家时,进宗祠之前,这个过程有比较多的礼节,基本可以说一步一礼,每个礼的寓意都不同。媒婆会一路唱赞口,由男方家的身望比较好的姑嫂姨婆扶着新娘进入。之后由礼生主持拜堂仪式。

      六、婚宴。宴席上最上席是新娘的兄弟坐,另一桌上席是男方家的舅舅坐。天上的雷公,地下的舅公。在客家姻亲文化里,男方的舅舅是自己姐妹的保护神,预防媳妇虐待婆婆。新娘的兄弟是她的主心骨,以免遭到夫家人欺负。

   

      七、闹新房。新房即新郎新娘的婚房,客家人没有洞房一说。床上会撒些糖果花生之类的零食,寓意婚姻甜蜜,早生贵子。还会邀请一些小男孩在床上蹦蹦跳跳,媒婆不时唱"脚踏新娘房,子孙满床"之类的赞口。其他亲戚朋友也会说些吉祥话互和。

    八、婚后还有三朝看嫁妆、四朝回面、五朝入厨、六朝洗手、满月送藤盘等喜庆余音,以密切两亲家,使新娘适应新环境,这是客家人的特别周到之处。现多是第三天,新郎伴同新娘,带一壶由猪肉、鸡肉、鸡蛋等煲的汤回门(又称回红),即回娘家,谢父母恩。午饭后又一同返回。

     

      随着社会发展,客家传统婚俗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自由恋爱,少了媒酌之言的丰富内含。而且农村婚嫁习俗,也受到城市化,国际化影响,把婚宴设在酒店,新娘也穿上了婚纱。虽然我个人觉得洋不洋,土不土,但婚姻的核心还是两人能永结同心相亲相爱 ,幸福美满白头偕老。将某些形式的东西删繁就简,也符合当今新事新办的新时代社会精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