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意思

餐饮界的“玛法”,为什么到香港吃西餐,精明人都首选这家

2018-11-21  本文已影响13人  首席蔷薇

中国人大约在100年前开始接触西餐,那时把法国菜、意大利菜、英国菜和俄国菜等一切西方饮食统称为“番菜”。我们的先人认为中国就是世界的中心,称呼其他国家和地区都带着贬义,把北方称为“胡”,南方称为“蛮”,把西方则称为“番”。类似的名称,比如把西方引进的西红柿,叫成“番茄”,甘薯叫成“番薯”等等。

西餐最早是在17世纪随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那时有一个著名的德国传教士,日耳曼人汤若里,就经常以西餐招待北京城里的大小官员,他在中国受到极高的礼遇,曾被顺治皇帝尊称为“玛法”,满语“老爷爷”的意思。而第一个将西餐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人,是光绪皇帝的外语老师,此人叫张德彝。由于他是满族人,八旗子弟,15岁便被保送进入中国第一所外语学校——北京同文馆。经过三年的学习,1866年,19岁的张德彝被清政府公派去欧洲游学,他每次出国,都会写下详细的日记,记录下各国的风土人情以及所见所闻。张德彝一生出国8次,在国外生活27年,写下日记200多万字。

一次,他在坐英国轮船出行时,第一次吃到西餐。“每人小刀一把,大小匙一、叉一、盘一、白布一、玻璃酒杯三个”。船上的伙食是“每日三次点心,中午和晚上两次大餐,配给烧炙的牛羊肉,鸡鱼块,再则糖饼,热牛奶、苹果、糖水和甜苦洋酒”,即使吃西餐时所用的佐料,张德彝在日记中也有明细的记载“餐桌角上,摆有‘五味架’分装油、醋、辣椒面、卤虾、清酱、牛油”,更有“面条、白饭、黄薯、面包”供选用......

对异域文明的认识,张德彝以日记的方式,依次收录进他编著的《航海述奇》里,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记录西餐的中国人。然而,早于张德彝6年,有一个叫许老高的广州人,就已在广州的太平沙开设了中国第一家西餐馆“太平馆”。许老高原在沙面一家洋行当厨师,他聪明好学,很快就掌握西餐的烹饪技艺。为了使自己制作的西餐更适合国人的味觉,在经过反复研制和试吃后,许老高巧妙的将中餐的酱料运用到西餐的制作过程中,开发出了更符合中国人口味的“西式煎牛扒”,令食客争相品尝。

咸丰十年,也就是1860年,太平馆正式开业,经过徐家三代人的艰苦创业,于1927年开始开扩张经营,先后在广州的北京路、第十甫和香港的湾仔、上环开设了分店。太平馆的招牌菜很多,比如“烧乳鸽”、“梳乎里”、“瑞士鸡翼”等,其中“烧乳鸽”除了技艺独特,制作精良外,选材更为严格,每天清远乳贩到广州,都会让太平馆头一个拣货。而用瑞士汁烹煮成的“瑞士鸡翼”,酱香肉嫩,甜而不腻,是一道传承百年的名菜。“梳乎里”即蛋黄酥,又被译为“舒大力”和“舒芙蕾”等,也是食客们在太平馆必点之甜点。

1925年8月8日这一天,一对年轻人在太平馆设茶会,举行了一场简朴的婚礼。谁都没料到这场简朴婚礼,成为了当时广州乃至全国报馆争相报道的头条新闻,为太平馆又添上隆重的一笔,在名人效应的烘托下,太平馆名噪整个广州城。因为这对新人是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与邓颖超,主持人也是大名鼎鼎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主任澎湃。今天太平馆二楼依然悬挂着周恩来与邓颖超当年合影的照片。

如今,广州的太平馆已成为本地规模最大的西餐馆,拥有800个坐席。而由徐家第五代人经营的香港湾仔太平馆历年一直被评为“香港十大最佳餐厅”之一,居香港西餐业之首席。

社会上有句流行的俚语:“到香港不到太平馆吃西餐,等于没在香港吃过饭”,让这家百年老店更加令人神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