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们(八)

2023-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往事三部曲

             画符与看病

    老家属古桐城地界,桐城文学派的发源地。清朝时期,读书的人多,留下的旧书就不少。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找同学借的第一本小说三国演义,就是线装版,而且还是半文言文,晦涩难懂。一本书,一个星期才看了一半,就被同学收回去啦。说好的,只借一周。

    最难懂的莫过于那本太上天尊符咒。估计现在很少有人记起来,书多是线装,长约一尺。什么东西南北,花鸟虫鱼,各种精怪等等。符咒很像今天的二维码,密密麻麻,弯弯绕绕,多数是长方形。里面依稀能看到“天地”之类的字样。

      大伯家就有一本。农村孩子们、老太太们头痛脑热,就要求助符咒。具体的施法过程,我还是很清晰的。

      首先要把手洗干净,嘴里念念有词,每个人信仰略有差异,念的也就不同。我母亲喜欢念观音菩萨保佑,先念三遍。然后,端来一碗水,一把筷子。把水将筷子淋湿,再将一把筷子在碗底顿几下,这把筷子就全部立在水里。

      后面就是问仙的过程,今天碰到了什么?比如说是冲撞了死去的祖宗?还是碰撞了花神?念叨什么的时候,筷子倒下去,此时就是应验了这个事。剩下的就是东西南北。确定好方位和大神,就开始翻那本太上老君的书,找出对应时辰的神,将那一页的符咒描下来。

    符或贴或烧,看病就此结束,生死由符。

    堂哥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读书人,高中毕业回乡教书。他的学历是小学最高的,专门教五年级数学,符也画的非常像,是村里的画符专业户。由于这些符咒实在是看不懂,我们写字潦草的时候,就经常被老师们形象地痛骂:鬼画符。

    看病,除了画符这一必杀技之外,还有偏方。我回想起来,唯一有点科学的,就是牙痛的时候,找的那剂偏方。偏方主药是水中的一种草,可能是野生芦荟之类。二哥就是我家唯一能认识这种草的人。每每牙痛的时候,就会央求二哥,去水塘边找那种草,熬水喝,牙痛就慢慢的减轻了。

        三岁的时候,眼睛出现红丝(估计是严重的结膜炎或者毛细血管增生),找老年人看,说会瞎眼的。于是,母亲就到处打听偏方,后来终于打听到了(传方子的人是我四、五年级同学的爸爸)。

方子很简单,在农村的老屋土墙上,找一种虫子,小名叫“嘻嘻”。那种虫子将窝就做在墙壁上,小小的,里面有水。用针将茧戳破,取出里面的水,滴眼睛。居然,眼睛就好了。如果眼睛真的瞎了,我想杏花公园看到的那个算命先生,一定就是我了。

      其中,有一种偏方,就是童子尿煎鸡蛋,专门治疗外伤。一次,母亲干活不小心,扭了腰,就煎好一个鸡蛋,让我接一点尿。看母亲吃煎鸡蛋很香,很馋的我,眼巴巴看着母亲,母亲就把大半个鸡蛋给我了,我稀里哗啦,连自己的尿都喝下去啦。哥哥姐姐知道后,笑的打跌。大哥说我,好吃如此,世所罕见。无他,唯穷而已。

      还有一次,记得我家的黑猪脱毛,母亲就买了一点皮硝,用这个偏方治疗脱毛病。皮硝买回来,就放在条几上,我放学回家,看到条几上摆着皮硝,以为是白糖,毫不犹豫的就抓了一把,扔到嘴里。皮硝还是很咸的,结局自然是水缸里舀一瓢水,边喝边吐。

  经常看到很多人抱怨,说小时候医院根本没有那么多人,不是好的很吗?对此,我只能呵呵,呵呵。要不,下一次谁眼睛有病,不去医院,我把单方传给你,咋样?或者,找到那本符咒大全,回去自己试试。

    想一想,不生病固然是最幸福的。生病了,能去医院看病,找个专业的医生,也是一种文明的标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