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暴力的几点思考(草稿)
偶然间读到有关“校园暴力”事件文章,其中有两段文字让我震惊,现摘录如下:
资料一:各地校园暴力事件频频被曝光,数量逐年增加,且暴力情节越来越严重。据《法制日报》报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一项针对10个省市5864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32.5%的人偶尔被欺负,6.1%的人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而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在2015年1月至5月媒体曝光的40起校园暴力事件中,75.0%的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在中学生之间,其中初中生更易成为发生校园暴力的群体,比例高达42.5%,高中生次之,占比32.5%。大学生、职校生、小学生分别占比15.0%、7.5%、2.5%。
资料二:谈到校园暴力事件的起因,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的结果显示,“日常摩擦”为起因的校园暴力事件居首,占比55.0%。“钱财纠纷”次之,占比17.5%。“情感纠葛”居第三位,占比15.0%。另有7.5%的暴力事件是由“偏激心理”引发,带有很强的青春期特征。
成因:
个体“心智”不成熟。心胸狭窄,不能宽容别人;报复性强,情绪冲动,缺少理性;挫折转嫁,暴力他人,寻求心里平衡;手段残忍、性质恶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一个人遭遇挫折时,会引起情绪上的冲动和愤怒,因而容易产生对一定的对象报复和攻击的行为。
家庭教育:溺爱,模仿家长简单、粗暴的管理办法。具体表现在家庭价值取向,有什么样的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家长是孩子心里、行为的样子,孩子是家长的心里、行为的投射与外化。其次,家长宣扬暴力能够解决问题。
社会(学校)模仿,哥儿们义气,小团体有安全感,是群殴现象出现。群体因某个学生情绪、挫折、压力出现而出现偶然性。例如:时间上的偶然性,下自习的轻浮行为,轻佻举动,语言刺激、找茬动作等。
校园管理:一切以成绩为主的评价管理,学生作业量大,各科老师批评次数多,学生心里压力大,情绪突发,寻求转嫁,导致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身体接触、“看不顺眼”等因素,就可能引起打架。
班主任处理方法:
一是分析原因,穷尽学生在校表现、科任老师意见,告诉家长应该注意事项,配合班主任管理学生。
二是说话语气要缓和,尽量做到表达流畅、简洁,通俗易懂。密切关注双方家长表情,做好事项分析详略,避免重复啰嗦。
三是安抚双方家长,说明利弊,责任担当。
四是学生与学生教育,具体指出危害与处理办法。
五是观察、预防为主,降低危险。
那么,如何预防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摩擦”、偏激攻击?
一、 针对当事人
1、学会换位思考。
“三思而后行”,遇事要冷静,要考虑后果,文明做人。
2、用理智战胜情感。
我该怎么办?家长怎么说的、老师怎么说的?宽容大度,分清是非。如果突发,来不及思考,首先学会“保护”自己。
二、 “同伙”思考
要及时将情况报告给老师,这不是“告密”,而是真正帮助同学,化解矛盾。同时要及时劝说、阻止同学做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