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香甜黏团子

2020-01-20  本文已影响0人  乔延宾

      儿时的过年,日子再清贫,也要置备些应景的年货小吃。

      故乡地处冀鲁两省边界,历史上多属山东,从民俗上说,与鲁西更为接近,过年的习俗与年节食品有着明显的鲁西特色。

      故乡的面食丰富多样,水饺、花糕、枣花、枣卷儿、罗鏊煎饼、大包子、菜馍馍、黏窝窝、黏团子等漂溢着年味的面食品,是百姓人家的必备。

  ​黏窝窝、黏团子,都带一个“黏”字,百姓人家过年,都要讲究吉利,“黏”与“年”谐音,黏窝窝与黏团子也都属于年糕一类食品,“年糕”与“年高”又是谐音,人往高处走,大家都希望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好,所以,除了这两种食品是美食之外,还要借它的谐音,讨一个好彩头。

  ​      小时候过年,一过腊月二十,碾米碾面用的石碾子就忙起来了,碾子不是家家都有,一个地方的几盘碾子需要排序才能用上,这些日子,昼夜不闲,家有驴、骡、牛的,牲口拉碾子,人筛面。民间说,用石碾轧出来的面,比用石磨磨出的面更香、更甜。

  从前用不起牲口拉碾子轧黏面的人家,只得人工推碾子。五、六岁时,母亲总是在年前在外祖母家住几天,赶到年跟再回我们家,然后在正月十六她再回娘家,按家乡风俗,出了嫁的闺女正月十五是不在娘家过的,说法是“闺女不看娘家的灯,看了娘家灯,娘家会变穷。”因此,母亲往往带着我,住上半个腊月。这半个月,充满迎张新年的气氛,杀猪宰羊、做豆腐、煮肉、蒸花糕、轧黏面、蒸黏窝窝、蒸黏团子,还要做黏灯盏。

    小时盼着过年,除了穿新衣、戴新帽,“闺女戴花,小子要鞭炮”之外,成年人和孩子们都喜欢吃黏面制品,其中黏团子是我的最爱。

    黏团子,在东北叫黏豆包,据说早年时山东人逃荒“闯关东”,把山东这种家乡小吃带到了东北,而山东人又占到东北总人数的百分之七、八十,于是它就在东北落地生根。这种黏团子,用石碾碾出的黍米粉为上佳,以温水和面,稍放省面,再加入少量麦粉丝丝,揉匀,擀成圆形面皮。它的馅料非常讲究,豇豆或绿豆、红小豆用温水泡得饱满,家乡的大红枣用清水洗净,一起放到锅中添水,熬成枣泥豆沙。面皮里放入枣泥豆沙,团成团子上锅,柴灶蒸熟,于是外皮金黄、馅子紫红的黏团子就做好了。黍面特殊的香气,红枣与豆子的甜香奇妙地糅合在一起,不由不垂涎欲滴!

    故乡风俗,正月初二,侄儿、侄孙到姑母、姑奶奶家拜年,出嫁的女儿谐同女婿、儿女正月初四到娘家拜年。上世纪五十年代,北方的县城烧煤取暖的居多,到了乡下,多数人家连用煤取暖也用不起,鲁西、冀南一带,用柴草烧饭、取暖,柴灶与土炕有烟道相连,烟道在土炕里盘旋,热气把土炕烘热,不做饭时在炕洞里填入柴草碎末慢慢燃烧,使土炕变暖。正月里亲戚远道拜年,把亲戚迎入上房,在前厅燃起芝麻秸或棉花柴,主、客围火而坐,柴堆里放入黏团子,说话之间,火堆里的团子烤出香味,用木棍扒出,金黄色的黏团子烤出圪渣,香气四溢,咬上一口,露出紫红色的枣泥豆沙馅。红红的火苗映红了人们幸福的笑脸,乡情、亲情,与满屋的欢声笑语,浓浓地融在一起。

 

 

  ​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