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悟语71
2023年9月6日 星期三 晴
世界上任何一种事情都有自己的规则,交友也是,若不懂交友之道,常常会把一种本来就脆弱的关系搅的很尴尬。距离是维持朋友关系最重要、最微妙的空间,一旦空间被挤压,友谊的大厦就会倒塌。
如果不善于调整距离,恨不得朝朝暮暮泡在一起,这便犯了交友的大忌。朋友之间长久相处的秘诀就是距离,而不是频繁的接触,人的感情就像刺猬一样,靠的太近就会被扎,离得远一些才会有一些牵挂。孔子说过:“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就需要我们在与人交往中要保持一个度。
如果两个人真的兴趣爱好都很相似,且有共同的追求和人生目标,那么可以结交为朋友。但不要错误地认为朋友就可以无话不谈,把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近。如果真的很近,甚至没有距离时,友谊也许就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了。它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物极必反,这是一条普遍通用的规律。
朋友是这样,人与人之间更是如此。太过亲密的人际关系,让人感觉你这人很随便,也很随意,时间一长,别人更会认为你很软弱甚至懦弱,做事情缺乏主见,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这会使你的人际关系变得很糟。同时如果人际关系太过于疏远,给人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那么别人会认为你这人太傲慢,孤芳自赏,不合群。这样的话,别人也会瞧不起你,孤立你。
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博曾经针对亲民与疏远的程度做了一项调查,女性之间较男性之间的关系要亲密一些,恋人或者夫妻的关系较一般异性之间的关系要亲密一些,异性之间的关系要比同性之间的关系亲密一些,地位低的要比地位高的人之间的关系要亲密一些。其实社交礼仪专家以及学者教授也无法清楚的把这些关系说明白,只是认为人与人之间交往应该要有个度。
刺猬法则说的就是这样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在寒冷的冬季,两只困倦的刺猬因为冷而拥抱在一起,但是由于他们各自身上都长满了刺,紧挨在一起就会刺疼对方,所以无论如何都睡不舒服。因此,两只刺猬就分开了一段距离,可是这样又实在冷的难以忍受,它们就又抱在了一起。折腾了好几次,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既能够相互取暖又不会被扎。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管怎么样都应该保持一个度。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它犹如一个无形的“气泡”为自己划分了一定的“领域”,而当这个“领域”被他人触犯时,人便会觉得不舒服、不安全,甚至开始烦恼。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尽管我们有着良好的愿望,希望自己所拥有的人际关系亲密度越高越好,但还必须记住:“亲密并非无间,美好需要距离”。
公园随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