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如何成为一个学习忍者》

2020-03-09  本文已影响0人  倍课

“学习忍者”是一个有趣的比喻,指代那些如忍者一样低调,但高效工作、生活的人。这些人看似步履匆忙,但内心却安定、专注,对时间和事情运筹帷幄。这本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所著的《如何成为一个学习忍者》从培养学习心智和习惯、学习技巧、拖延症三大方面论证如何成为高效的终生学习者。

成为学习忍者,并不意味着全部时间用于学习。事实上,对于学习忍者来说,学习只是生活的一个部分,甚至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而不得不学习,更常见的是同时处理三至四件重要的事情。与众不同的是,学习忍者常常能在忙碌多项事务时取得平衡。而在处理重要事情时,学习忍者常常是高度专注、聚精会神的,冷酷无情地处理占用注意力的事情,进入“禅”的境界。

“学习忍者”形象描述了一类重视内省的学习者形象。书中所谈的为了学习而让自己切换入“忍者”状态,有大量与内省相关的动作,例如开工之前要调整自己的注意力,一次只做一件事,舍弃不切实际的目标,不因纠结“想做的事”和“应该做的事”而浪费时间;开工之后不仅着眼于工作时间,也要注意思考与决策这些工作的时间,同时也关注到影响工作的他人。同时,按“忍者”的标准来自我要求,就会注意张驰有度、为未来而规划。

作者格雷厄姆非常强调注意力的重要性。他把注意力划分为有前瞻性的注意力、积极主动的注意力、消极被动的注意力。使人注意力涣散的原因通常有三种,即拖延症、充满诱惑的新鲜事物、唠叨。

很多人知道做计划清单的重要性,但作者建议,列计划后要再追问一个问题,即“接下来的实际行动是什么”,这样才有助于厘清那些真正有必要做、真正切合实际的目标,也有利于促成目标转化为现实。把新事项纳入每周备忘录,把目标清单转化为日常惯例。

成为“学习忍者”并不意味着苦修。作者也鼓励人们使用“趣味点”来犒劳自己。例如每学习两个小时就兑换一个趣味点,这个趣味点可以用来兑换休闲娱乐的时间。

库伯提出了“学习圈”理论(Kolb's learning cycle),人们的学习流程通常分为四大阶段,即经验/体验、反省、概念化、实践和检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