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字裡藏醫——肥胖
“肥,多肉也。”形容肌肉豐滿,體型大,並非指脂肪多。
“胖,半體肉也。”本意是古代祭祀時奉獻的半扇肉,引申為寬大。
《說文》:“肥,多肉也”。肥恰恰是形容肌肉多的一個詞
《素問·奇病論篇》說:“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說的是富貴人家飲食甜膩、多肉,結果身體內部產生毒熱,腹部脹滿,導致消渴病——類似今天的糖尿病,能吃、能喝、能尿,就是不長肉。
《內經》中的“肥”字是形容肌肉豐滿、體形大,皮革充盈的人,不是指脂肪多。今天肥胖的意思,古人叫做脂肥或膏腴,類似的還有豐滿、豐盈。腧穴中的足陽明胃經的絡穴豐隆,善於化痰降脂,是減肥的要穴。
《說文》:“胖,半體肉也”。“胖”的本義是古代祭祀時貢獻的半體牲畜,也就是半扇肉。後來引申為寬大。肥的反義詞是瘦或瘠,胖的反義詞應該是幹癟。
胖還用來形容水腫、脹滿。俗話說,男怕穿靴,女怕戴帽,說的就是男人怕從腳上腫起來,女人怕從臉上開始浮腫。其實無論男女,出現水腫都是心腎功能衰竭的表現,只不過心臟病一般表現為下肢水腫,腎病表現為面目浮腫。更不用說肝硬化腹水,腫的是肚子,有的連肚臍也會頂出來。
說去水腫,就不能不說說時下流行的所謂科學方法,讓人不分青紅皂白,早上起來先灌幾杯水。這種邏輯實在是害人不淺,有的人喝完腹瀉,被稱為通便;有的喝完就憋不住小便,導致尿頻尿急;有人不拉也不溺,水在腸胃裏晃蕩,一摸全是水鳴音;有的就開始浮腫、從眼泡浮腫,所謂喝水也長肉,其實就是喝水導致水腫。這些人一伸出舌頭,就像狗一樣能夠滴答滴答流水,舌頭也是種大得兩側布滿了齒痕。當中有人確實有冠心病或腎臟病,有的尚處初期發展中,中醫稱之為水毒。
治療水毒,首先要停止灌水,本著不渴不喝,渴必熱飲,飲必三口的原則。
肥胖的人都是體形豐盈碩大,但內容不同。脂肪多的人古人稱為膏人,縱腹垂腴,就是現在挺著啤酒肚、頂著一張圓臉蛋的人;肌肉多的人,古人稱為肉人,這些人體型豐滿,但上下均勻,沒有贅肉;還有一種人體型不大,但脂肪堅實,肌肉強悍,古人稱為肥人,也叫做脂人。胖人可能是脂肪多或者肉多,也有可能是水腫、脹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