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进入大学的时候就想着要考研,上课的时候会听讲。可能像思修或者马哲这样的课觉得没有意思没有认真听。但是高数和英语课都会好好的听着,尤其是高数,一直以来对数学情有独钟。高数课是一个有三个班级组成的大班,所以每次上高数课的时候都会早早的去教室占位置。可能是每次都坐在第一排,一次课间休息的时候老师走过来问我是不是准备考研,因为她认为我每次都坐第一排并且上课也很认真。我说我有这个想法。她告诉我说如果有这个想法就多看看书坚持下去。听了她的话感觉更有动力有信心。有一种付出了努力得到肯定后的成就感。我确实蛮喜欢大一上的学习状态。早自习很多同学都在玩手机讲话,我就自己坐着背单词。所以每次英语课听写单词我都不会担心。晚自习就写高数作业或者整理课堂上老师讲解的笔记。总之这样的生活让我觉得很充实。之后的大学生活就偏离了学习的轨道,每一次想好好听课,看到身边的同学都在玩手机,实在是觉得无聊就开始玩手机。从此陷入手机无法自拔。只会在期末的时候抱抱佛脚,因为都知道老师会让我们过的,总是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实在是没有意义。实习到现在都在考虑要不要考研?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大一时候的坚持和对学习的执着。我知道自己不能静心,而考研这个事情不只是说说而已,它需要全心全意的努力和坚持。可是我又做不到。昨天晚上一个考研的室友和她的朋友在宿舍谈论着这个事情。另一也在考虑要不要考研的室友说放弃了。那个外寝的同学就问她为什么不考了?考研可能会后悔,但是不考研一定会后悔之类的。听到这些话又让我陷入了之前的死胡同。我怕我会后悔。给慧慧发了消息准备问她一些事情。她回了我一段话,我能明白她当时的心情——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在做一件事,因为别人没有做过这件事,看自己好像很努力的样子。其实,只有自己知道并没有别人眼里的那样好。所以得到一个差强人意的结果自己并没有过多的失落。大部分的压力来自于别人对于自己的失败过多的遗憾。所以我觉得焦虑。最近几天就一直看书以此来逃避我不知道该怎么选择的事实。我是一个很容易给自己压力的一个人。那一刻,我再一次为了自己无所作为感到深深的自责。每一次我不知道怎么办或者有压力或者无助的时候都会做一件毫无意义的事——哭。男友总会讲一些让我没有压力的话,会让我冷静的思考我该做什么而不只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我想做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活在当下并不只是一种消极的生活状态。与其总是在乎别人做什么让自己很累迷失自我,不如想想此刻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并去做好这件事。有的时候我总是强迫自己做一些并不想做但我认为有必要的事情,也有的时候我会觉得人这一辈子很短暂没有必要每天都活得这么累开心最重要。我想这可能是为自己找的借口。现在我想平衡这两种想法才是正确的。做自己想做的,同时也要坚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毕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放弃考研这个选择,但不会放弃学习这个事情。我想用这段时间来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坚持写一些东西。总之, 只要在路上,就不要担心前方很遥远。
23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