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面面观散文

读书

2019-03-25  本文已影响7人  解忧小木屋
读书

两天不写文,心里麻痒痒的。

上次写得《倾听》,当时因为“玉粒在喉”,聊天被对方怼得呛了一口饭。清香扑鼻的玉粒噎满喉,好像还划伤了,嗓子眼这两天都有点隐隐作痛,带着情绪化,字里行间也不够大气,带点埋怨嘲讽对方的意思。

昨天艺术家的话,让我重新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他说:如今在Q上,大家都不愿意讲真话,这人有点偏激,估计也年轻……好吧,如今“好了伤疤忘了疼”,往事翻篇,希望没给这小伙子带来什么心灵的伤害,只要你打开心内的门窗,总有清风徐来,我真的没有装什么“圣人”,有时候把所有目光集中在月亮的“阴暗面”上,你就觉得这个世界上连星光都是黯淡无光的!

非常喜欢董卿在“朗读者”的一段开场白,单曲循环听了n遍,我这人不爱听歌,却非常喜欢听别人朗诵美文。

这段话是这样的:生命,是多么深邃的话题,它包含着人世间一切最极致的体验。生命可以是“能够被毁灭但不能够被打败”那般顽强;也可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那般博大。生命如果有颜色,会不会看上去就像梵高的《向日葵》和《星空》?生命如果有态度,是不是听上去就是贝多芬的《田园》和《英雄》?生命的意义是如此厚重,无论我们怎样全力以赴都不为过,因为我们生而为人,生而为众生。

——《朗读者》

说得太好了!让人眼睛发光,热血沸腾,由此我想到了上海网红“流浪国文大师”刘巍。这个喜欢捡拾废品的上海男人,长发飘飘、气质儒雅、对着别人的镜头谈古论今、引经据典,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表达明确,视频被传上了网络,然后他就成了网红,成了大师,成了很多人膜拜的对象。呵呵,有人调侃道“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这个流浪汉对四书五经都有涉足,还能说出“”善始者众,善终者寡”司马迁《史记·乐毅列传》中的名句,俨然一个精神贵族啊!书读多了,真的有一种气质浸润到骨子里去,人家平时搞垃圾分类处理,像浪漫潇洒的三毛一样,从小伟大的理想就是捡拾垃圾,人品方正刚正,周边共处一年的保洁工阿姨反映说他为人规矩,从不偷拿别人的东西。

他认为捡垃圾是他的理念和价值观决定的,他的生活理念就是“人不能肆无忌惮的浪费东西!”,他在抖音视频红了,慕名的人蜂拥而来只为一睹他的尊容,我想他可能有点不胜其烦,他说:“不想红,喜欢宁静的生活”,那些人追星般的捧着手机对人家照来照去,动机不纯,把人家当动物园的猴子观赏,其实很令人讨厌的。

沈巍面对那些“骚扰者”和他宁静生活的“闯入者”估计很郁闷,他说他想过宁静日子的话,显示了他这个人活得相当真实自然。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他没有受世俗的观念改变自己的想法,更显示了他活得很通透豁达,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世事静方见,人情淡使长。

我们世俗的眼光,可能觉得这人活得太苦逼,可是人家本人觉得好,才是真的好!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在捡拾垃圾的闲暇时光都能淡定从容,如入无人之境,如痴如醉的沉浸遨游到书海之中……我们普通人更应该爱上读书,让自己精神世界更充盈更广袤无垠!

有书读,总是让人开心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