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工作中的转变,上班好累,Why?
文/感姐谈个人发展
今天这篇是写给职场10年以上的老司机的。相信职场10年+,大家一定有自己职业生涯的甜酸苦辣,有很多职场故事和心酸往事。
超过10年了,有些倦了吧?
或者,有时候感觉很难吧?
每天上班的脚步,沉重吗?
今天,继续聊聊《转变之书》,来聊聊工作中的转变——上班好累,Why?
身处中年、努力实现年轻时的愿望和希望的人总是在欺骗自己。(人们)生命的每个十年都有其自己的机会、希望和欲望。
——歌德
先问2个问题:
如果你已经工作超过10年(8年也可以),你还在你第一份工作的行业/职业吗?
你的工作是你青春时的梦想吗?
这两个问题,我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很多人和我一样吧。
就像《转变之书》中引用的引用的歌德的这段话,很多时候,人们的发展模式并不是一直怀揣着同一个梦想,而是在整个人生过程中不断放弃旧梦想,产生新梦想。
人生,不是一条通往成功的直线,而是一连串圆圈相连的螺旋。每个圆圈的完成都会接上一个基于新梦想的经历和活动的新圆圈。
也许,这就是答案吧。
曾经感觉符合兴趣又匹配才能的工作,最后却变得令人厌烦,或者不再成为能使我们达到发展目标的事业了。
因为我们已经来到了新的阶段,又面临着新的机会或危机。
另外一种情况是目标定的过高。
还记得我们年轻时许下的豪言壮志吗?
想要成为科学家、艺术家、外交家(总之都是专家);想出人头地,住别墅、开豪车。然而,时光飞逝,这种“高目标”使绝大多数人终有一天,不得不与“失败”妥协。
这就是职场中年人的“现实”吗?要么难顾初心,要么承认平凡?
是的,答案就是这么残酷。
和人生、和婚恋没什么区别。想想你现在的初恋在哪里?你们还在一起吗?即使在一起,每天都快乐开心的有多大比例?人到中年,是不是发现自己的婚姻家庭并非婚礼上的畅想,该有的鸡毛蒜皮一点没少,原来自己的爱情也和大家一样平凡。
承认“现实”的真相没什么不好。看清真相,接纳现实,是生活的勇士。
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尽量过得精彩,过得有意义更重要。
做职业咨询师,加上之前的HR经历,我和很多职场中年人聊过。很多人都提到对目前的工作没有太多动力,或者感觉不到价值感、意义感,很想转型。但其实细想起来,曾经的愿望(当上经理、总监,年收入达到多少)都达到了,但内心仍然感觉到空虚。
我自己也一样。
我还是职场新人的时候,就觉得要是能当上HR经理,年入10万,就很满足,很成功了。工作10年,这些目标早已实现,却总感觉人生过得没意义,必须变化。
在《转变之书》这本书里提到:40岁后很可能发生事业的重要转变,这个转变就是——从展现自身实力的激励转变为在工作和结果中发现个人意义的激励。
职场是个交易场。
从踏入职场的第一天,就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在职场里,所有人遵循“拿我会的,换我要的”的交易原则。所以,提升能力和展现能力是“王道”,这是升职加薪中必不可少的。
一句话概括“在商业和专业中,我们通过展示自己的实力一步步前进,并走向领先。”
但是,这条将能力作为动力来源的路,在职场中期开始慢慢失去它的力量。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个时刻可能是35岁,有些人可能是40岁,50岁。
工作多年,技术卓越的外科医生也许有一天会问自己:“是的,我是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但是技术挑战不再像过去那样让我感兴趣了。”
就像上一篇文章中的唐,他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思考和改变。
像大部分的生活转变一样,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唐是通过在保留原有工作的同时发现自己接下来想做的事(探索),来完成这个过程的。当理解了这个过程后,他不再与转变做斗争了,开始将能量转移到为自己找到一个新方向上了。
好,我来总结一下,职场中期人士,如果感觉到工作倦怠、空虚无意义怎么办?
首先要判断一下:只是对一成不变的工作厌烦了还是真的无法再接受目前的工作?
一成不变的话,总会有厌烦。可以去找找领域里的高手聊聊,看看自己可以有什么地方学习和提高,以此重新激活兴趣。
当然,也可以找上级聊聊,看看其他感兴趣的且有可能转的岗位或工作。发展个业余爱好也不错。
这些都做了,仍然没有帮助,甚至不关心上级和同事对你的评价和KPI考核、升职加薪……
是的,当然会有这种情况。所有的努力都试过了,仍然无济于事,就好像树木开始落叶后,拼命想让叶子待在树上是一样无效的。
如果转变“势不可挡”,那么就坦然接受。
第一步,是找一个方向,看看自己喜欢做什么,能做什么。
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唐,后来和妻子去了一个小镇,在那里他接了一份经营周报的工作。而他之所以找到这样一个机会,是因为他喜欢写作,而且之前兼职做校报的工作。
表面上看,唐的转变来自一个及其偶然的机会——同事的爸爸去世了。同事父亲生前在一个镇子经营一家周报,去世后,同事急于找到能接手的人,就像唐打听。
所以,对某件事情喜欢,又有能力,这件事情能够获得收入,并且已经和现在的工作不可调和,就是转变的“时机”了。
找我咨询的来询者中,很多会说:“我没有什么兴趣”,或者“我各方面能力平平”。
关于如何发现兴趣,如何将兴趣培养成事业以及能力提升、打造核心竞争力,就又是另外的话题了。篇幅所限,在文章里就不写了。
最后,说一个书中的小方法,来结束今天的文章。
想象你已经十分年老了,80岁,也许90岁。在那个时刻,你可以对自己展开回顾了。
在未来回头看,你对自己目前的状况有什么感觉?是对自己目前的困惑充满同情,还是对自己的盲目感到不耐烦?
八九十岁了,你是希望鼓励现在的自己更冒更多的风险?还是希望摇醒现在的自己并让自己看到已经拥有的东西,不再仅为自我虚荣而冒险?
在脑海中,想象和你度过最后日子的人:谁会在那儿?谁又不会?你会在哪里居住,如何度日?
试着让未来的自己,告诉答案。
写在后面的话:
工作中的转变,其实是个很大的概念。职业生涯里,换工作和转型并不相同。
不管是主动寻求转型,还是被动被逼转变,亦或是看到他人风光被“种草”想要转型,转型这个事,首先要做个“诊断”。有些人适合转型、应该转型,有些人的问题不是转型能解决的,或者根本无需转型。
但不管怎么说,只要涉及到转型,一定会付出很多,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一切,想要转型的你,有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此外,即使是转型之后,依然要遵循着“职场就是交易场,拿我会的,换我要的”的底层逻辑,能力资源,是永远绕不出的圈子。所以,想不付出,或者是想让自己轻松一点,就要三思了。
加倍努力的付出与倦怠空虚无意义感,哪个更让你难受?这个答案还是要问问自己,纯打鸡血的,一般是博眼球煽动情绪的媒体,或良心没那么足打算割韭菜的大师。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立足现在,胸怀未来”,是最靠谱的。
最后说一句没毛病的:无论你转还是不转,培养兴趣、提升能力是应该做的。体重别涨,成长别停。
也许目前的现实很骨感(要照顾孩子,有房贷车贷压力等等),但你成长着,就是在为后续做准备。别等到没有后顾之忧,合适时机来临的时候,却后悔自己之前浪费了太多时间。
这一点,最近感悟很深。
感谢一年前的自己,系统地学习了培训和课程开发。学习之后这一年开始实践,现在做课程顺手多了;
感谢年初拼命复习职业生涯相关知识的自己,夯实了基础,现在走起来更顺畅;
也很感谢3年前的自己,利用下班时间坚持写作,培养了写作习惯提升了写作能力。
人就是这样,努力往前走着走着,就遇到机会了。不行动,永远不会有变化。
可是,改变说起来容易,第一步怎么走呢?就算是学习提升,学点啥呢?
很真诚地推荐我的课程——《人人都需要的职业生涯课——职业生涯规划》。
我自己很有体会,迷茫、焦虑的时候,自己越想越焦虑、越无助。这个时候,需要打开思维。
了解职业生涯,会帮助打开思路,促进行动探索,之后会有领悟,有反馈。通过这些领悟、反馈再去走下一步,人就走向了正向循环。再一个,看看他人的路,和其他人沟通,也会有新的想法。
这门课,包含自我探索——帮助你更加了解自己;外部职业世界——帮助你更加了解外部;也会有职业选择的方法和职业发展路径。通过学习,一定会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更有启发。同时这门课还设有学习社群(知识星球+微信群),每节课后有作业,促进思考行动,看看他人的感悟更有启发。我还会不定期分享一些行业报告、职业生涯方面的资料,供大家学习。
具体课程了解,可以见《职业生涯规划课》,或者关注我的公众号了解。
当你购买了这门课程,你可以:
伴着朝阳,一边跑步,一边带着耳机听课。在朝阳的陪伴和学习的热情下,你发现早起跑步也变成一件让人愉快的事了;
坐在安静的书房,一边看课程视频,一边在新买的本子里写下心得,手边是带着香气的咖啡,你对自己说原来学习是一件如此快乐的事;
在拥挤的地铁里带着蓝牙耳机学习课程,旁边也在看书或听课的小姐姐/小哥哥看到了,你们相视一笑,原来都是爱学习的同路人;
中午和同事午餐的时候,交流了早晨听课的心得,说说课程里对于职业世界的分析,你看到同事们对你投来了钦佩的眼光;
晚上吃完饭,你和爱人坐在沙发上,你和他聊起课程里的自我探索,你们越聊越起劲,这个晚上,你们都对彼此更了解,也更加理解对方了;
周末和朋友相聚,你和闺蜜/朋友聊起职业生涯,朋友也很感兴趣,你们聊了很久,一起度过了美好的周末时光;
在用心学习和探索之后,有一天,带着自信,带着期待,打开电脑,写下5年后的蓝图、目标与计划。你告诉自己:转变之路,就从现在开始吧。
美好,不止于想。
成长之路,我们一起前行。
放一张学员反馈:
希望我的服务,对你的职业生涯有启发,有帮助。
上一篇文章:《转变:家庭中的转变,挽救,还是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