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框里的自由——从“度”说现代中庸之道
“度”这个字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率很高,中国人无论在做什么,都讲究把握一个“度”;在高二的哲学课上,也提到量变在达到一定的“度”时会发生质变。然,究竟何为“度”?字典上有这样两个释义——“法则、境界”,我将之定义为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上限和下限,即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
现在被誉为社会新一代的九零后、零零后,由于独生子女政策显得独一无二,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出现六个长辈围着一个小辈转悠的“反常”现象,加之科技的发展,新一代人的生活水平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优渥的环境中。在家人的宠溺、社会的优待下,我们这一代人无可厚非地出现了娇纵、懒惰,享乐主义至上的形象。于是乎,“先苦后甜”、“忆苦思甜”成为了时代的主题。我的长辈就不断地和我强调过“先苦”的重要性,敦促我趁年轻多吃苦,为将来的“乐”打好基础。这固然是正确的。但是一味地强调“苦”,忽略一个“度”,似乎就过犹不及了。
在我看来,无论“苦”还是“乐”,都是生命这条长长的DNA分子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基因片段。既然都要体验,那么谁先谁后就没有那么重要了。若是“先甜后苦”,那么尝惯了舒适日子的人必然把自己看得金贵,内心脆弱,无法接受挫折的磨砺,多会选择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甚者以放弃生命为代价来逃避这种生活。反之,若是“先苦后甜”,也未必“先苦必得甜”,或许你辛劳了一生,末了还是一无所获;或许你如愿以偿,但青春的可以肆意挥洒的年岁已经流逝,没有了载体,水源也无法浇灌广袤的土地;或许你经过了苦日子的磨砺,已经习惯了那种生活方式,即使拥有的东西多了,也不舍得抛弃,如同现下某些从三年饥荒熬过来的老人,一分一厘都要算得清清楚楚,这样,拥有的再多,又有何意义呢?
所以,凡事必要将就一个“度”。享乐的时候不要太放纵自己,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凡事不要绝对,给自己多留一条退路。“置之死地而后生”是一个万不得已的办法,而且也没有人可以绝对保证其成功性。要能吃苦耐劳,但不宜在这件事上有执念,说句大白话,人还是要对自己好点,毕竟人生苦短,难得来走一遭,何必叫自己处在极大的压力下呢?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在起兵反隋的时候发生过这样一件事:由于隋炀帝的骁果实力太过强大,李家军难以抗衡,便选择向当时北方兵强马壮的突厥买马以加强军事装备。在突厥送来一千匹战马时,李渊却只买下了五百匹,令很多人不解。对此,他解释道,如果将突厥的战马全部买下,一来会是可汗认为他们资产丰厚,恐怕日后还会不断以各种名义“敲诈勒索”,二来也会担心他们的实力强盛,可以危及突厥的利益,将来于隋军作战时,不再鼎力支持。此次事后,突厥可汗的反应确实如李渊所料,在最后的两军对峙时,突厥骑兵给了李家军不小的支持力量。
从历史上来看,把握好“度”的确至关重要。“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虽是俗语,却也是至理名言。做事先有原则,后有限度,在一定的范围里无限的自由,这是古人崇尚的中庸之道,也是现代社会真正的自由理念。